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以定西市城市规划区为例,对农用地定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定西市城市规划区内118.45km~2农用地分为4级。其中,Ⅰ级地为25.47km~2,占总面积的21.50%;Ⅱ级地为38.65km~2,占总面积的32.63%;Ⅲ级地为44.07km~2,占总面积的37.21%;Ⅳ级地为10.26km~2,占总面积的8.66%。2从市区中心向四周农用地级别呈降低的趋势。在凤翔镇附近的柏林村、东河村、福台村、中川村内的部分农用地多为Ⅰ级地。康家庄村和石坪村内土地级别整体最低。Ⅱ级地连续分布在Ⅰ级地外围。Ⅲ、Ⅳ级地连续于Ⅱ级地外围分布。农用地级别受城市中心、交通条件和阻隔地物的影响显著。在铁路和高速公路东侧的巉口村、三十里铺村、北二十里铺村、石坪村等村的部分土地级别明显低于西侧的土地级别。3土地的分布呈相互交错的态势,高级别土地中分布有局部面积少低级别的土地,低级别土地中也有局部面积少高级别土地的分布。在未来一定时期内,Ⅰ、Ⅲ、Ⅳ级农用地质量会相对稳定,Ⅱ级农用地质量随着区域发展会有较大的提高,个别区域甚至会升级至Ⅰ级地,高级别土地面积将有所扩大,低级别土地面积将有所减少。4 GIS构建的数据库实现了图形库与属性库的互访,便于成果的分析和查询;并且在研究中建立起来的土地资源数据库,可以通过遥感资料和各种监测数据及时进行数据更新,从而获得变化了的土地资源信息和专题图件。5以GIS为技术基础,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图件绘制和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成果精度;并且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可以保存所有原始资料、中间及最终成果,便于成果的修订和更新。最后,文章还探讨了实证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建立专家知识库、模型库,使因素因子的权重接近其真实权重;第二,针对级别分界点确定难度较大的情况,需选用聚类分析法、离差极值模型等方法,保证划分结果的客观性;第三,定级成果精度宜高不宜低,便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