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乾嘉诗坛点将录》①专书研究。由《点将录》的基本情况开始,逐步了解录中诸位诗人及点将赞语的艺术手法,以期能对乾嘉波澜壮阔的诗坛格局有一定了解。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点将录》的作者、版本和体例研究。作者方面,从文献著述情况、作者考辩角度展开,重点对“舒陈合作说”这一观点做出合理补充。首先探讨了舒位、陈文述二人间的深厚友谊,考证了舒位陈文述初次相见的时间,认为并非嘉庆十二年(1807)后于江南相识,而应当在陈文述第二次入京舒位入京参加会试之时,即嘉庆六、七年间(1801-1802),但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当在嘉庆十二年(1807),陈文述到江南候补,而舒位在苏州定居之时;其次,增补了陈文述参与《点将录》创作的一些材料佐证,即从蓝居中《钞讫记》和叶德辉所持观点入手,通过陈文述、舒位二人自身交游宴饮、所识诗人广博程度及有无点评当世诗人之习惯来增加陈文述参与《点将录》创作的可行性;最后是对“玉炉三涧雪”这一署名作为舒位、陈文述二人合著笔名的资料补充。版本方面,通过对目前可见的七种版本作简单的情况阐述,为后面章节作出铺垫,并为正文后所录校本何为底本何为校本作出说明。体例方面,主要是介绍了《点将录》对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分类进行了细化,如增加了芒砀山旧头领、登云山旧头领、宋家庄旧头领、桃花山旧头领、清风山旧头领、少华山旧头领、隐姓埋名头领、黄面佛等;说明了《点将录》“绰号+诗人简介+赞语”的品评方式,而赞语也分为独赞和合赞两种;此外《点将录》还创造了“一作”和“留白”的体例,前者增加了所点诗人的数量,突破《水浒传》108之数,后者为小说中声名不佳的绰号仅列目而无点将,避免了对所点诗人声名有损。第二章为《点将录》所录诗人的研究。因《点将录》所创“一作”体例,所点诗人增加到152位,又因四位绰号“留白”,所以《录》中人数为148位之众。故而,本章先对各版本间所点诗人有无作出比较,再对各版本间相同相异的代表性诗人作研究。第一节取各版本间共有之诗人毕沅,从时人对其负面评价入手,重点对其人品、诗学、政绩作一番探讨,从而认为毕沅被点为第三,因其好汲引后进、爱才下士。第二节取各版本间并非都被录入的袁棠、袁鸿。首先考证了袁鸿其人,并非辛亥本赞语所述为袁枚从父,而是袁棠亲弟,再对袁氏兄弟与袁枚间关系作出考订,认为其与袁枚并无实质亲属关系,最后再探讨了兄弟二人的诗学成就。第三节取各版本间不同诗人张锦芳,主要通过对其字“药房”的考证,厘清其生平家事,诗学成就。第三章为《点将录》赞语研究。本章前四节为赞语的内容研究,根据赞语内容,分为与《水浒传》英雄、所评诗人生平相合,与所评诗人诗学相合,仅以拈连手法牵连字面与待考四类,以先录《点将录》原文,注解赞语所运用之典故、蕴含之本事,补充原文诗人小传,最后以按语阐明宗旨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五节探讨赞语的艺术特色及诗学价值。认为赞语有两大艺术特色:一为借鉴春秋笔法,蕴褒贬于笔端;二为旁征博引,用典极多。诗学价值也体现在两点:一为所录诗人数量众多且具代表性,有作“文苑传”之写史意味;二为体现了作者性灵与学问并重的诗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