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我国黑土地土壤退化严重,其中,酸沉降加剧了土壤酸化。为探明酸沉降对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模拟酸雨喷淋玉米和大豆农田土壤,分析了酸雨对黑土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条件下,由于黑土土壤对酸的强缓冲性,酸雨对玉米及大豆农田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等化学性质无显著影响。但相比对照
【基金项目】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钙调控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机制研究(20200201124JC)”;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2016YFD0300300)”子课题:‘东北密植高产宜机收春玉米产量与效率的协调机制与技术途径(2016YFD0300301-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我国黑土地土壤退化严重,其中,酸沉降加剧了土壤酸化。为探明酸沉降对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模拟酸雨喷淋玉米和大豆农田土壤,分析了酸雨对黑土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条件下,由于黑土土壤对酸的强缓冲性,酸雨对玉米及大豆农田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等化学性质无显著影响。但相比对照(CK),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处理一次(T1)和处理两次(T2)的玉米土壤pH分别下降了0.75%和9.7%;而T1和T2处理下的大豆土壤pH则分别下降了3.7%和4.8%。酸雨强度的增加对于玉米和大豆土壤速效氮的增加短期内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全氮及有机质则无明显的作用;2.与对照相比,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玉米农田土壤细菌随之减少,T2处理对于土壤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1处理影响不显著。而真菌与放线菌则无显著变化,但是玉米土壤真菌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放线菌呈逐渐减少趋势;酸雨处理对大豆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T1处理下的细菌与真菌数量都显著增加,T2处理的细菌与真菌数量与CK相比都相对减少,而放线菌则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3.酸雨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土壤的N2O和CH4累积排放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是T2处理下的玉米土壤N2O排放通量从酸雨处理后到灌浆期都大于CK,T1与CK基本持平,T1和T2处理下的大豆土壤N2O排放通量从鼓粒结荚期到成熟期都显著大于CK。酸雨处理对于玉米和大豆CH4的排放容量无特殊规律。而酸雨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土壤的CO2累积排放量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玉米土壤的CO2累积排放量呈增长趋势,大豆土壤的CO2累积排放量则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4.酸雨强度的增加对于玉米和大豆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GHGI和GWP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T1处理下的玉米土壤GHGI减少了8.7%,而T2处理的GHGI则增加了7.9%。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大豆土壤的GHGI呈逐渐增大趋势,T1和T2处理的CHGI相比CK分别增加了4.1%和10.6%。T1处理下两种作物的温室气体GWP相比CK有降低趋势,而T2处理下的GWP相比CK都有所升高。
其他文献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草药,是吉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红皮病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与品质,人参红皮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至今未有确定的结论。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人参红皮病与土壤中的交换性铝的溶出有着明显的关系,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在红皮病人参中木葡聚糖转移酶(XTHs)基因表达量存在上调,进而推测XTH家族基因与人参红皮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论文对人参XTH家族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胚乳淀粉和蛋白质的积累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不断挖掘胚乳相关基因,并探明胚乳发育遗传和分子机理,对于了解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粉质胚乳作为水稻胚乳的突变类型之一,广泛用于胚乳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本研究从东北粳稻高世代品系长粒香(吉大2015-56)EMS诱变后代中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不透明胚乳突变体(floury endosperm from Cha
水泥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水泥生产不仅会消耗矿产资源,而且排放大量CO2,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此,利用工业废渣,钢渣、矿渣以及钡渣等工业固废制备低碳胶凝材料,代替硅酸盐水泥用于建筑施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物料协同及物理激发、化学激发相结合的方法激发钢渣、矿渣活性,同时发挥钡渣碱性激发和组分协同作用,强化复合体系的水化反应。探究了脱硫石膏、铝酸钙、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和耕地退化是阻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绊脚石。我国盐碱地面积约为1亿公顷,约占全球盐碱地总面积的10%,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储备耕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土壤质量低下、作物产量低等特点,亟需有效技术对其进行改良。种植水稻是苏打盐碱地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兼顾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作用。前期相关研究多从不同种稻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和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种植水稻对盐碱地的改良效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100(ApoB100)、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与病因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AIS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患者60例作为AI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作为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新型作物,在我国栽培面积逐年增长,但关于吉林省地区油莎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配施对油莎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当前试验条件下吉林黑土区油莎豆最佳栽培密度和最适施肥配比,旨在为油莎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亚氯酸盐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被广泛的应用在氧化剂、杀菌剂、漂白剂等化学物品中。目前工业化最常用的是亚氯酸钠,但是随着后期深入研究发现,由于钠元素含量摄入相对过多,亚氯酸钠在一些应用场景有所局限,比如饮用水处理,食品保鲜,土壤治理等,会给人体或者土壤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寻找亚氯酸钠替代品,来弥补不足之处。本论文旨在研究开发一种高收率、高纯度的亚氯酸钾制备工艺,在应用时既能够起到消毒灭菌作用,还可以引入
植物病虫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威胁。目前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菌剂,但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而具有生防效果的微生物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畜无害且环境友好,是安全有效且具有发展潜力的防治措施。本研究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良好生防效果的微生物菌株CSR-2,对其进行了抑菌作用的研究,并采用第三代PacBio测序技术对CSR-2菌株进行了全基因
<正>于祥于2005年7月毕业于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后回到天津教会参加工作。在天津市基督教“两会”安排下,先后服务于16个区,协助牧师建立核心堂点,组织核心小组,积极与政府沟通堂点事宜,逐步形成天津教会以堂带点、以点带面的格局。于祥于2014年担任宁河堂主任牧师,2019年兼任河东堂主任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