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其主要由突然增加的颅内压、大脑血流量的减少、细胞死亡信号的启动、血脑屏障损伤、脑水肿以及炎症等综合因素引起的。但目前公认导致该结果的最终原因与脑组织微循环的变化密切相关。本实验探讨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应用于SAH兔模型后,以CT灌注成像技术(CTP)动态观察(1、4、7、14天)脑微循环的血流变化情况,并检测血浆ET-1变化特点及各脑叶组织学变化特点。材料与方法:102只新西兰兔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兔SAH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后的7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n=24)、SAH组(n=24)、SAH+BQ123干预组(n=24),其中每个组按照不同时间点(1、4、7、14天)分成4个亚组。在东芝Aquilion ONE及后处理工作站进行CT灌注扫描并采集各灌注参数(CBF CBV MTT)评价各亚组不同时间段不同脑叶的脑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取兔动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ET-1水平的变化。脑组织取材以HE染色观察各脑叶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H组6个ROI区域内第1、4、7天CBF显著下降(P<0.05),MTT显著延长(P<0.05),CBV变化区别不大。其中CBF在第4天下降,第7天达最低值;MTT在第4天开始上升,第7天达峰值。BQ123组较SAH组在第1、4天显著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CBF显著升高(P<0.05)最具特异性,MTT明显缩短(P<0.05),但第7天出现“反跳性”MTT增高。BQ123组第1天颞叶MTT值显著大于额叶和顶枕叶(P<0.05),第4天CBV值在顶枕叶明显高于额叶和颞叶(P<0.05)。BQ123组较SAH在第1、4天血浆ET-1含量显著升高(P<0.05),第7、14天无明显差异;此外,BQ123组脑组织血管炎性浸润现象在第1、4天后明显改善。结论:CTP可以有效监测SAH后的脑微循环改变;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可以改善SAH后早期(1、4天)微循环血流灌注,并降低血管炎性反应,但对SAH后晚期的微循环灌注作用有限。BQ123改善微循环灌注具有脑叶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