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泥鳅为试验动物,开展了泥鳅消化道指数及消化道内主要消化酶活性测定,泥鳅对11种饲料原料的离体消化率测定,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泥鳅生长指标、饲料转化效率、肌肉成分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三个相对独立的试验研究。1.泥鳅消化道指数及主要消化酶活性测定以200尾2龄泥鳅作为试验动物,按常规方法对其消化道指数及肠道、肝胰脏内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泥鳅是无胃鱼类,其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均在肠道进行;(2)泥鳅比肠长为0.465±0.065,比肠质量为0.027±0.005,比肝胰脏质量为0.016±0.007,比内脏质量为0.102±0.024,与虹鳟、鲇、黄颡鱼、大黄鱼和翘嘴红鲌等其它鱼类比较而言,泥鳅肠道的相对长度最短;(3)在泥鳅、鲤鱼、鲢鱼、青鱼等其它7类鱼类中,泥鳅肝胰脏中主要消化酶活性具有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最高、脂肪酶活性最低的显著特点。2.泥鳅对11种常见饲料原料的离体消化率测定选用60尾体重11.65±1.04g、体长11.29±0.47cm的2龄泥鳅作为试验动物,按常规方法提取消化道粗酶液,测定了泥鳅对11种常见饲料原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结果表明:(1)泥鳅对11种常见饲料原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性(P<0.05),且这种差异性在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3个成分间并不完全一致,依据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离体消化率测定结果综合评判,泥鳅对动物性蛋白质原料中血浆蛋白粉的消化性最好,其次为鱼粉,而对植物性饲料中豆粕的消化性最好,其次为棉粕;(2)泥鳅对饲料的消化利用具有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粗脂肪(P<0.05)、动物性饲料中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植物性饲料(P<0.05)、蛋白质饲料消化性高于能量饲料的显著特点。3.饲料营养水平对泥鳅生长指标、饲料转化效率、肌肉成分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试验选择出生日期一致、体重接近、健康无病、尾均重为5.40g的泥鳅900尾作为试验动物。采用4×3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饲料蛋白质水平(25%、30%、35%、40%)和能量水平(13.5MJ/kg、14.0MJ/kg、14.5MJ/kg)对泥鳅生长指标、饲料转化效率、肌肉成分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泥鳅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P<0.05),饲料能量水平对三者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但饲料能量蛋白比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的效应均达到显著标准(P<0.05)。(2)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以饲料蛋白质水平35%生产性能最好;随着饲料能量蛋白比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均呈下降趋势,蛋白质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中以饲料能量蛋白比38.57KJ/g生产性能最佳。(3)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泥鳅肌肉中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肠道蛋白酶活性(P<0.01),对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P<0.05);饲料能量水平显著影响肠道脂肪酶、肝胰脏脂肪酶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P<0.05),对其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5)建立了11个反映泥鳅生长指标、饲料转化效率和消化道主要消化酶活性分别与饲料蛋白质水平、能量水平和能量蛋白比水平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分别以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探讨了泥鳅饲料适宜蛋白质、能量和能量蛋白比水平,其中饲料蛋白水平36.31%~36.47%、能量蛋白比为32.21~33.07KJ/g时,泥鳅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30.3%、能量蛋白比50.92KJ/g时,蛋白质效率最大;蛋白质水平为33.69%~34.80%时泥鳅肠道和肝胰脏内蛋白酶活性最高;能量水平为14.4MJ/kg时泥鳅肠道脂肪酶活性最高,能量水平为13.5MJ/kg时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最高。(6)综合分析发现,泥鳅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分别以36.31%~36.47%和13.5MJ/kg~14.4MJ/k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