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负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创伤后成长水平;(2)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3)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作用,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中,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可行的乳腺癌患者认知行为的个性化干预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临床随机对照实验。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60例乳腺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入组后被随机分配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共持续1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接受医院乳腺外科常规护理外还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包括以动机性访谈与健康指导的形式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纠正患者不合理认知,以放松训练的形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渐进式阻力训练的形式强化患者坚持锻炼的意识,最终达到患者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促进其创伤后成长。分别在手术后三天(基线)、第一个化疗结束、第四个化疗结束时采用焦虑抑郁量自评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及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用握力、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指标测评患者患侧上肢恢复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包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应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2检验、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所缓解(F=4.37~5.86,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F=4.2~4.4,P<0.05)。2.生活质量得分比较,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在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F=5.80~10.86,P<0.05),组内比较除了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得分外其他各维度及生命质量总分均高于干预前(F=3.31~17.61,P<0.05)。3.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第一次化疗期间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及握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3~0.136,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患侧肩关节外展及后伸的恢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3~2.290,P<0.05),而在握力及肩关节前屈的恢复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456~1.460,P>0.05),实验组患者在肩关节外展及前屈方面活动度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肩关节外展、后伸恢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3~2.290,P<0.05)。4.创伤后成长比较,第一次化疗结束两组患者在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4~1.914,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创伤后成长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2.755,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在个人力量、自我转变、人生哲学维度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7~0.902,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在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自我转变维度及总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5~8.266,P<0.05),对照组在个人力量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6,P<0.05),干预后得分高于第一次化疗结束时的得分。结论:1.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焦虑抑郁情绪;2.认知行为干预可以促进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3.认知行为干预可以促进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4.早期应注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认知干预,以促进心理康复,疾病恢复期则应注重行为干预,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5.认知行为干预可以作为系统性的干预方法来促进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推广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