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恽是元代前期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在其四十余年仕宦生涯中,王恽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五任台宪,三入翰林,留下大量诗文以及反映元前期社会面貌的记录。这些著述后来被其子王公孺编入《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中。
《秋涧先生大全文集》,简称《秋涧集》,一百卷。前七十七卷为诗文,包括诗词歌赋、疏议、碑铭、墓志、杂著、记序、行状、辨说、祭文等文体,多记金末元初事;后二十三卷为王恽之专著,包括《承华事略》、《元贞守成事鉴》、《中堂事记》、《乌台笔补》、《玉堂嘉话》等五部作品。《承华事略》,二卷,引述较多前人之语和文化典故,结合历朝历代太子故事说明为政之道,并据此提出个人的政治思想和用人观点;《中堂事记》,三卷,以日志形式记录历史事件,翔实可信,详细记录了元初燕京行中书省的建构情况,多为它史所不载,可补史阙,对研究元代典章制度、尤其对研究元初行中书省官制的源流沿革有着非同寻常的史料价值。不少内容提及王恽本人与当时名族贵卿的交往情况,涉及元代社会不同身份与阶层的人物,便于考见元初人物的活动情况,其中更蕴含了王恽关于治世修身的观念和看法,对研究元代典制、人物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乌台笔补》,七卷,详细记载了作者在御史台任职期间开展的多项活动,也有直接抄引的御史台文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社会生活方面,可供后人考证元代前期政治、民生及御史台建置之用;《玉堂嘉话》,八卷,所记为王恽两入翰林时所见所闻,包括唐宋及元代有关翰林院掌故、文诰礼仪及词馆制度诸事,足以显示翰林院典制沿革,可补史阙。卷二、卷三中摘记王恽亲见元灭宋时所收宋内府书画二百余幅,不见于他书著录,是研究古代书画流传端绪的重要资料。
论文以王恽时代背景、家世和仕宦经历入手,以王恽著述为研究对象,分析发掘其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和校勘价值。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七章进行讨论,在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学界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与分析,再对本文研究的方法做出说明,并展示本文结构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是根据王恽文集、正史、地方志与友人互赠诗歌、来往信札以及后人所撰传记等资料,对王恽的生活环境、家世背景及早期经历、学术交游、仕途政绩及其著述进行考证,并对影响王恽的重要事件做细致探讨,从而对他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二至五章,选择王恽的传世著作《中堂事记》、《玉堂嘉话》、《乌台笔补》、《承华事略》、《元贞守成事鉴》加以研究,主要从它们成书时间、编纂特点、主要内容、文献学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其著述的文献学贡献,重点在于考察其著述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第六章研究王恽诗词文赋方面的成就与史料价值,进一步确定其在元初文坛的重要地位。第七章主要研究王恽著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经济、政治、农业等方面的思想倾向和局限性。最后是结语部分,对通篇论文做最后总结探讨,总体上把握王恽的文献学成就和其在文献学上的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