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文化多样性的新时代,了解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尤为重要。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要想深入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要了解其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民族特性。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会不自觉地被作者融入文学作品中。因此,民族特性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它也是理解文学的一把钥匙。探究和学习民族特性对于高中学生理解和把握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主旨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却出现了对民族特性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就以此为着手点,通过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等方法对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分析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现状出现的原因,并探索在教学中探讨民族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分为绪论和正文。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正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民族特性和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相关内容的论述。在本部分内容中,详细分析了民族特性作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钥匙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凸显民族特性的必要性。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简要概括了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对民族特性重视程度不够等现状。同时,从教材选编、教学理念、教师素质和学生学情等四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分析。结合部编版教材和现行的人教版、苏教版教材,整理归纳外国文学作品被选入教材的基本概况,并借助其他外国文学作品概述西欧、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以及拉丁美洲等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特性。第三部分是关于如何在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探讨民族特性的策略探究。首先,文章结合示例详细阐述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民族文学的差异性比较、相同民族文学的多样性比较和同一题材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等多个维度的比较阅读。其次,通过拓展阅读、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来拓展阅读空间,深化师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民族特性的认知。然后,文章提出以“活动”为抓手,通过观看外国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组织课本剧表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外国文学民族特性的兴趣。最后,指出语文教师应通过丰富自身对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的了解、加深对东西方哲学、美学的认知和加强对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来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修养。结语部分,文章重点说明了坚守中国文学及其教学的民族文化立场才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