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技术上可行的高放废物处置方法为深地质处置,即将废物固化体置于由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组成的“多重屏障体系”中,以达到与生物圈长期隔离的目的。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选址过程中,要考虑包括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及围岩性质等多种因素。当选址工作进入场址比选阶段后,预选场址的地壳稳定性成为影响处置库选址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新场和芨芨槽预选场址为主要研究区域,以上述预选场址附近及岩体内的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造地貌调查,探槽开挖、加速器质谱14C测年、光释光测年(OSL)、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等手段,给出以上预选场址附近及岩体内断裂的活动时代,进而评价新场和芨芨槽预选场址的地壳稳定性。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高放废物北山预选区位于整体稳定的阿拉善地块内。新场预选场址附近和岩体内部主要发育20条断裂,分为5组:(1)北西向的咸水井断裂系,位于新场岩体西北侧,多发育于花岗岩山丘间的沟谷、槽地内,为早、中更新世或前第四纪断裂;(2)近东西向的金庙沟断裂(F6),位于新场岩体北侧,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为前第四纪断裂;(3)北东向旧井断裂系,发育于新场西侧,以正走滑为主,其中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但受其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对新场预选场址的影响较弱;(4)北东和北北东向的新场岩体断裂系,发育于新场岩体内,主要沿沟谷和槽地发育,以左旋走滑为主,为前第四纪断裂。(5)新场南侧的F95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为早、中更新世断裂。2、芨芨槽预选场址附近和岩体内主要发育12条断裂,分为2组:(1)近东西的红旗山断裂(F1),位于芨芨槽岩体南侧,以右旋剪切为主,为前第四纪断裂;(2)北东向的芨芨槽岩体断裂系,发育于芨芨槽岩体内,以左旋走滑为主,为早、中更新世断裂。3、三危山断裂为阿尔金断裂带东北端的分支断裂之一,断裂沿一系列北东向的线性断层三角面分布,断裂的左旋位移速率为0.1~0.4mm/a。探槽揭露出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约5.6万年前、距今约4万年前和距今7.4~2.4ka,表明三危山断裂为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4、旧井断裂在断层几何上呈复杂的张性“帚”状构造,断裂沿线性排列的断层三角面分布,断裂以正断左旋走滑为主,水平位移量为1.3~6.5m,多集中于3.0~4.0m的范围,垂直位移量约3.0m。探槽揭露出2次古地震事件,分布发生于距今7.6~7.8万年之间和距今约2.2万年,表明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5、参考相关规范,初步给出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区域地壳稳定性分级标准,依据此标准,初步判定新场和芨芨槽预选场址处于地壳稳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