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对产出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心的热点话题。本文将关注重点放在货币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笔者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利用前景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框架,推论出不同的货币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的结论。接下来,笔者吸收借鉴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将分离出的货币冲击作为STAR模型的转移变量分别进行了非线性检验和估计,从经验层面上证明了理论推断。具体来讲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有关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并评价,重点描述了预期理论、信用约束理论和价格粘性理论。通过指出这三种理论的优缺点,引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前景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利用这些概念和方法分析经济主体对不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最后得到理论推论。第二部分则主要围绕我国货币调控实践展开。第一节从事实性描述的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调控情况进行描述。第二节则改变角度,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理论的连续变动进一步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第三部分是实证检验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通过估计的货币供给方程分离出不同的货币冲击,代入STAR模型中进行分析,本文得到了一些结论并证实了前文提出的理论推论。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建议供货币当局参考,目的是不断提高货币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