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中资银行入围银行业国际知名排行榜的数量逐渐增多,排名不断攀升,国际化水平也日益提高。但与世界领先商业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安全性与抵御风险的能力方面,尚未得到国际上的一致认可,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如何“从大变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长久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大部分中资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和挑战。因此,充分了解自身国际竞争力现状、总结传承海外经验、制定完善国际发展战略对中资银行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眼于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评价。随后对焦瑾璞(2002)提出的的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改进,将其衡量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四个角度改为现实竞争力与潜在竞争力两个层面,构建了包含13个指标的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国外15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衡量和对比。之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对中资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从品牌价值和经营管理能力上看,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强,并已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同时,不同类型的中资银行各自存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和不足。国有商业银行虽在规模实力上领先世界,但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交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虽在近期的资本扩张中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尚未形成规模优势。此外,安全性和金融创新是中资银行共同的短板。对此,中资银行还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经营稳健性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创新业务,转变传统的业务结构与盈利模式,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以获得长期的国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