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文的生命意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牧,在中国文学史上以“风流才子”著称于世。但真实的杜牧,并非完全如此。他才气纵横,理想远大,怀有建功立业之心,希望自己能够使天下河清海晏、四海升平。杜牧的诗歌,在诗风萎靡的晚唐诗坛上,被誉为“情致豪迈”、“独持拗峭”,富有独创性,他追求一种情致高远诗风;其文章,关心时政,以有助于政治教化,有益于国计民生为核心。其诗文的特点与他独特的生命意识是分不开的。本文旨在从生命意识的内涵出发,从生命本体和生命价值两方面对杜牧的生命意识进行阐释,以求进一步接近真实的杜牧。杜牧生命意识中既包含着对生命本色的执着追求,同时又热切的渴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他的诗文中,始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意识,这在晚唐是难能可贵的。具体来说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杜牧生命意识的内涵。正如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人一样,杜牧忍受着自然人生和社会带给他的重重忧患。他有着对生命本身的忧患,对亲情友谊的歌咏,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把这些意识可以归结在生命本体意识和生命价值意识两方面。无论是感叹时光流逝,还是哀叹命运不济,杜牧都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希望,他的一生都洋溢着积极的生命意识。二、杜牧生命意识的形成原因。晚唐的社会政治环境,是杜牧生命意识产生的现实土壤;其个人独特生活经历,宦海的沉浮更是其生命意识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自身个性因素,对其生命意识的形成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杜牧生命意识在其诗文创作中的体现。杜牧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在其独特的文艺思想上,具体表现为坚持“文以意为主”的文学创作原则,努力实现“高绝”的价值追求,实现诗文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其诗歌中独特意象的运用折射着杜牧浓郁的生命意识,使生命情绪热烈而深沉。
其他文献
<正>《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一直被人们所乐道,很多人认为她的悲剧是由自身软弱的性格造成的。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其性格而言,
清初关中遗民诗群主要由以王弘撰、孙枝蔚、李柏等人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和以青门七子及其子弟为代表的故明宗室成员构成。由于受地域文化 ,尤其是受世代相承的关学的影响 ,这个
乡村新教师作为乡村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生存现状直接影响着其生活和工作,与其之后的职业发展以及乡村师资队伍的稳定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研究选取乡村新教师作为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特殊模式,对该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还极少。本研究尝试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一系列探
当今社会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机械手段代替传统的人力已是趋势。对于机械手来说,确定操作对象的状态及位置是完成抓取任务的前提条件。在物体识别定位系统中,需要
在当今世界,随着电子信息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在汽车上得到应用,促使其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易操作性等方面的提高,从而推动全世界不遗余力的去研究智能
为分析附红细胞体感染后Thl7细胞所发挥的免疫功能。采用RT-PCRTL荧光抗体双标的方法检测小鼠脾脏IL-17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后,IL-1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
医疗责任保险是职业责任保险的一种,是降低和分散医疗职业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医疗责任保险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发展对策。
湿陷性黄土在增湿时其强度将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以用本文所讨论的强度曲面来描述。强度曲面的参数可通过三轴试验方法来确定。对于给定的应力水平来说,临界含水量w_(cr)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