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构造带及川西坳陷中段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OXU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龙门山地质地球物理结构为背景,以大地电磁测深法为手段,通过对穿越龙门山构造带及川西前陆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构研究,结合地震及地质构造资料,探讨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深部电性结构,主滑脱面几何形态,川西前陆盆地可能存在的古隆起与古凹陷,川西坳陷基底构造等,为油气背景研究提供地质地球物理依据。论文收集松潘—利川—邵阳地质地球物理大剖面中安县—遂宁段大地电磁资料进行重新处理解释。重点对数据进行曲线类型分析,了解区域基本电性层;对视电阻率、相位断面图进行分析,认识区域整体电性结构,构造轮廓和断裂分布情况等;对极化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区域构造走向和二维性;对总纵向电导进行分析,了解基底起伏状况;利用一维Bostik变换,确定反演深度,为二维反演提供初始模型。采用一维Bostik反演的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并用其他资料辅助约束,进行二维Occam反演,所用反演模式有TE、TM和TE+TM联合反演,最终选择联合反演结果进行解释。根据大地电磁二维Occam反演结果与反射系数成像结果,研究安县—遂宁段上地壳电性结构。利用电性结构特征,结合地表地质构造观测,将安县—遂宁大地电磁剖面划分为三个电性结构差异明显的电性结构带:龙门山构造带东缘电性结构带,川西前陆凹陷电性结构带,川中电性结构带,详细研究了三个电性结构带的特征。根据电性结构特征首次推测古隆起与古凹陷的存在。论文根据碌曲—龙门山—中江大地电磁剖面、马尔康—都江堰—郫县大地电磁剖面、安县—遂宁大地电磁剖面测深和WFSD-1音频大地电磁剖面,分析龙门山构造带逆冲推覆构造主滑脱面映秀断裂的几何形态与逆冲推覆构造深部电性结构。利用碌曲—龙门山—中江大地电磁剖面,安县—遂宁大地电磁剖面与映秀—简阳超长周期大地电磁剖面,首次编制了川西前陆盆地中段基底埋深图,用于探讨基底构造与埋藏深度,由于基底构造控制沉积盖层的地质演化,进而控制川西海相地层的沉积,在基底构造中寻找局部隆起构造,有利于进一步寻找对油气聚集有利的环境。根据大地电磁剖面古隆起与基底研究油气赋存背景,古隆起和基底断裂控制了川西坳陷的地质演化,古隆起对油气运移聚集有控制作用,在古隆起控制的范围内,大向斜内的低幅构造具有成藏条件。论文依据大地电磁、地震、重磁、地质与油气等资料,分析了川西前陆构造带油气赋存背景,优选了几个油气有利区块。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内容的分发、复制与编辑变得越来越普遍,数字权益管理(DigitalRightManagement,简称DRM)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法律、媒体和
考场座位编排是研究生招生考务管理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考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的考场编排可以提高考务组织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考试的公
近年来,稀疏阵列结构的设计及其阵列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Nested阵列是由两个或多个均匀线阵嵌套组成的一种新稀疏阵列系统。与传统的均匀线阵相比,在
本文中的射频仿真实时控制系统采用基于RTX(实时扩展)和VMIC卡(光纤反射内存卡)的RTnet实时网络,该控制系统主要分为非实时部分和实时部分。非实时部分采用MFC编程,根据主控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与挑战,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虚拟现实技术一直是信息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方向之一。它借助计算机构建出一个与现实环境十分逼真的虚拟环境,而且支持用户使用自然的技能亲身感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防系统在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直观、丰富、便捷的特点成为当前安防系统的发展主流,在安防体系中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服务质量、高容量、大速率、多类型无线多媒体业务的需求,WiMAX、WINNER和3GPP等通信标准中均引入了中继技术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继通信技术作
声学定位系统在海洋资源开采、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应用广泛,国内外已有了许多成熟产品。某声学定位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装有声信标或应答器的水下航行器进行跟踪与定位,从而
空间数据挖掘是指从空间数据库中提取隐含知识、空间关系或者存储在数据库中有意义的特征和模式,它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空间数据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