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各国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重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具体化,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育人的价值观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起到了方向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其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有效了解,有利于基于教学实际,开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首先对作为相关依据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及ISTE 2017版《教育者标准》进行内容梳理,从而厘清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其次结合李秉德的教学要素论,确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开展调查。再次,选取了秦皇岛市海港区21所初级中学63位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其中20位教师进行访谈以及课堂观察,同时随机选取了40位学生进行访谈。最后,通过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从不同维度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当前海港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生了积极转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实现存在偏差;课程内容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撑作用不足;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不够;教学评价对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测评有效性不强。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可以从6方面进行,分别是营造利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环境、更新教育观念并加强专业发展、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组成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促使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增强旅游业的跨区域合作做出巨大贡献。中亚国家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核心区域,是曾经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鲜明的异域风采和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基础。产业空间结构优化是区域在一段时间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其产业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使区域内
学位
深空探测是各国航天机构的研究重点,获得探测天体土壤已经成为深空探测领域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已有高校与科研机构提出多种采样器;但这些采样器的采样方式都有不足之处。本文根据深空探测的环境特点与采样器搭载卫星以“一触即走”(Tough and Go,TAG)的飞行方式,研制了一种抓取式颗粒采样器,并通过仿真分析与相关实验验证其相关功能。首先,分析国内外深空探测的采样器发展现况,基于探测器TAG的飞行方式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愈发重视。保持健康最好方式就是进行体育锻炼。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老少皆宜且爱好者众多,但是传统的乒乓球
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被称为中美洲北部的三角洲地区(简称中美洲“北三角”地区),被视为地球上地理环境最复杂,交通最不方便的地区之一。在经历长期破坏性的战争之后,这些国家的情况仍然如此。在萨尔瓦多进行长达12年的战争之前,有超过75,000人被立法机关处决。危地马拉的战争则持续了36年,超过20万人受难。尽管洪都拉斯地区没有战争,但由于其与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关系密切,洪都拉斯仍需要与战争扩散
并购重组是企业内部控制成本、外部寻求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布局,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如今疫情的影响以及“互联网+”的背景下,诸多企业选择了并购高新技术产业来顺应发展浪潮,并购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了快速实现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发展的便捷之路。在并购重组中,对企业进行估值是不可回避的环节,估值方式则是估值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这一阶段的国内并购案,既有选择了合理的估值方式,成为靓丽经典教科书式的成
学位
结构的振动响应和声场的噪声水平一直是设计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而结构振动和噪声控制也一直是工程界的研究热点。结构的振动辐射问题是一类典型的既考虑结构振动又考虑声场响应的声振耦合问题,在航空航天、舰艇等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场景。对声振耦合系统进行减振降噪优化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实际意义。目前,在结构优化设计中,拓扑优化是一类可以彻底改变结构拓扑构型的优化方法,它可以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结构最优
工件的识别与抓取是工业生产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受限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机器人分拣技术只能应用于一些非常简单的场景,例如对静止目标的搬运,而针对运动目标一般也仅仅应用在流水线上,机器人对目标的分拣操作需要与传感器、传送带之间进行标定配合,目标工件的运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就很容易抓取失败,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结合了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控制的视觉伺服技术应用于自动抓取
硅橡胶分子链的有机无机杂化特点,赋予其优异的耐高低温及耐老化性能,其力学强度通过纳米粒子构成的填料网络补强后,可以提高数十倍之多。这些优异的力学性能来源于纳米填料网络形态及填料/聚合物界面结合力的协同作用。尽管目前已有较多的理论及实验工作研究了填料网络及其与硅橡胶分子链相互作用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突出增强效应,但人们对其作用机制及定量描述增强效应仍缺乏理解。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对复杂纳米填料网络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极大改善,对于用电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功率等级的需求逐步提高,对谐波含量的标准也日趋严格。而三电平VIENNA整流器是一种三电平结构的PFC电路拓扑,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相对两电平拓扑要低,且功率因数校正效果好,谐波含量低,此外VIENNA拓扑无需设置死区时间,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单相VIENNA拓扑下的不同电流流向的能量流通路径进行分析,由于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