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消溶稳斑方对中医气虚痰阻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8、TGF-β1的影响,来探讨消溶稳斑方对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抗炎稳斑效应。 方法:采取临床观察的办法,制定并分析临床病例报告表,选择2016年04月~2017年0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和心内科住院且确诊为中医诊断:胸痹气虚痰阻血瘀证;西医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规范抗血小板聚集、抗缺血、调脂[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mg,晚睡前一次]治疗,观察组在西药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配方颗粒消溶稳斑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中西医疗效、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IL-18、TGF-β1水平,双源64层螺旋CT检测斑块性质及体积变化。通过统计软件包SPSS17.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并最终得出结果。 结果:⑴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西医疗效、血脂、TGF-β1、IL-18,冠脉斑块性质及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证候积分均有改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心绞痛症状加重的病人;血脂:观察组的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清炎症因子:观察组的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斑块性质: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软斑个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纤维斑及硬斑个数有所增加,但尚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软斑个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尚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斑及硬斑个数有所增加,但尚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斑块中软斑个数均减少,纤维斑及硬斑个数均有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斑块体积: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可见缩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西药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溶稳斑方能够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降低IL-18炎症因子水平,并且有助于稳定冠脉不稳定斑块,充分发挥抗炎稳斑作用;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使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预后得以改善;两者具有协同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冠脉不稳定斑块,有效减少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而诱发恶性心血管事件的机率,并为其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