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彩椒的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由于彩椒为我国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对其生物学特性、栽培方式等方面还比较陌生,因此研究彩椒的栽培方式、选出符合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彩椒品种,实现彩椒品质的最优化、产量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彩椒与中国传统甜椒相比,栽培方式的主要不同为整枝方式的不同,因此本文通过对彩色甜椒中用量最多的红色和黄色9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整枝方式对彩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在北京冷凉地区可以进行越夏栽培的彩椒品种及整枝方式。 1.本论文确定了在北京冷凉地区进行彩椒3-10月份大棚越夏栽培的最佳整枝方式为4干整枝,这与荷兰温室长季节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双干整枝双枝留果方式不尽相同。4干整枝方式其完熟椒产量、总产量、生物学产量、干物质含量、单株结果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双干整枝方式。整枝方式对单果重的影响不显著,引起单果重的极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品种原因。 2.就品种而言,产量差异的构成,有的是由于单株结果数引起,有的是由于单果重引起。完熟椒产量最高的黄椒品种为黄欧宝,主要是由于其单株结果数较多,它与金太阳、红罗丹、富兰明高、红英达的单株结果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红苏珊单株结果数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最高的红椒品种为红罗丹,主要是由于单果重较高,它与美丽达、黄星2号、红苏珊、黄欧宝、红星2号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富兰明高、红英达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但是由于该两品种为进口品种,种子价格较贵,同时还要考虑彩椒消费者对彩椒颜色、形状等的消费习惯,所以在进行品种选择时,还应综合考虑。 3.从整枝方式和品种对营养品质的影响来看,品种对铁、锰、脂肪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钙、镁、总酸、粗纤维、多酚、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整枝方式除了使钙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镁含量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对Vc、类胡萝卜素等其它所测项目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4.从整枝方式和品种对就植株形态的影响来看,在生长初期,品种特性决定株高、茎粗,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品种对株高、茎粗的影响越来越小;到彩椒生长后期,整枝方式和品种对茎粗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性差异,整枝方式对株高的影响达显著性著异;整枝方式和品种对植株节间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5.本实验提供了彩椒营养生化指标分析数据,可供广大消费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