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育明确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养成学习数学的态度以及发展创新精神为目标取向。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的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引导发现法应运而生。小学数学学习主要包括概念的学习,计算的学习以及问题解决的学习。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起点,是构建数学知识框架的基石。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掌握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数学概念本身就是思维的结果。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从事例中比较、抽象、归纳等,最后以精炼的语言、符号概括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运用引导发现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人体验操作和交流探究,符合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且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过程。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分析引导发现法,为引导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从小学第二学段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析其内在原因,为引导发现法在小学第二学段概念教学中有效实施找到突破口。最后,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在“圆”概念教学中运用引导发现法的效果,为一线教师运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概念教学提供参考。引导发现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思维建构活动,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强调教师“引导”、强调学生“发现”、强调“问题”导向为基本特征;以师生对话、独立探究、小组合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分类比较引导发现、归纳推理引导发现、类比推理引导发现为主要实施模式。小学第二学段概念教学存在着活动形式化、情境单一化、学生能力发展不足等问题。探究其主要成因在于:数学概念教学定位偏差,概念教学过程认识不足,以及学生的自身局限性难以满足数学概念的系统性、抽象性等方面。笔者通过引导发现法在“圆”概念教学中的实践,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学习感受等方面,凸显引导发现法在概念教学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