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而这也促进了我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对于航空服务投诉量却在不断上升,其中对于航班延误、取消等一系列关于航空运输合同纠纷投诉在整个消费者投诉量的比重每年都在增加。如何构建一个有序的航空延误赔偿制度,在确保消费者利益得到维护的同时,也不过分损害航空业的发展。本论文将以此作为出发点,分析我国立法司法实践中对于航空运输合同中消费者如何去维护自己利益,如何采取违约救济,使承运人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也将站在承运人的角度去看待航空运输合同的违约,由于航空业的复杂性,航班延误其实对于承运人来说也会造成公司成本负担。在此基础上,借助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立法和司法经验,提出在我国建立航班客运合同的违约责任形式机制,以期提炼出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适合中国司法实际的航班延误赔偿机制和补偿标准,最后能够达到经济上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前言,该部分简略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研究范围作出了界定,并给出本文所想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对于航班延误的法律定义以及详细介绍了航班延误的分类,而当中还对引起航班延误的原因站在经济的角度上作了更深层次的剖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法律对于航班延误赔偿的规定,本章主要从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目前立法所存在的缺陷,指出了航班延误赔偿现状的困境,这也使得消费者在航班延误赔偿的纠纷上没有专业法可以依据。第四部分将合同违约责任的救济效应拓展到了航班延误赔偿领域,在效率违约理论的假设下,分别站在消费者与承运人的立场上,分析了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违约金以及补救措施这四种法定违约救济形式中哪种会对社会产生效率的正增长。第五部分则是通过上述的分析提出对于我国航班延误赔偿纠纷上的立法完善建议。同时在立法完善的前提下建立一系列的信息供给以及补偿执行和事后监督机制,以此保障旅客在航班延误后的权益。第六部分则是对本文做了简要结论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