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患者术后碘-131治疗后体内放射性剂量动态变化临床观察研究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后体内放射性剂量动态变化规律目的: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碘-131治疗后体内放射性剂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患者出院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DTC术后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中低危患者84例,131I治疗剂量为3.7-5.5GBq。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测量DTC术后131I治疗后在0、2、4、6、24、48、72h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依据48h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为达标组(66例)和未达标组(18例),比较不同时间段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的差异。采用c~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TC术后131I治疗后48h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相关因素。结果:84例DTC术后131I治疗后患者中,48h患者出院率为78%(66/84)。达标组和未达标患者在0、2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患者在4、6、24、48、72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显著低于未达标组(均P<0.05),所有患者72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小于400MBq。两组患者在4、6、24、48h的残留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达标组变化率均大于未达标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脂、24h摄碘率、甲状腺动静态显像、T分期、甲状腺球蛋白(Tg)是影响48h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大于400MBq的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脂(OR值:7.705,95%CI:1.338~44.365)、甲状腺动静态显像(OR值:5.367,95%CI:1.246~23.115)和24h摄碘率(OR值:1.936,95%CI:1.045~3.586)是影响48h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患者48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出院率为78%,多数患者可以出院。131I治疗前患者血脂、24h摄碘率、甲状腺动静态显像是影响患者48h能否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DTC术后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与半年后清甲成功关系目的:探究DTC术后131I治疗后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与半年后清甲成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91例DTC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测量131I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进行随访研究。首次清甲治疗131I剂量为3.7±0.185GBq(100±5m Ci)。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进行测定并勾画头颈部辐射剂量。据半年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清甲成功组和未清甲成功组。采用c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对可能影响清甲成功的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1例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首次清甲成功率占比为80%(73/91),清甲成功组和未成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显像、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全身和头颈部残留放射性活度在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72h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将患者超声显像阳性率、甲状腺动静态显像阳性率、24h全身残留放射性活度等多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全身残留放射性活度(OR值:1.071,95%CI:1.019~1.126)、甲状腺动静态显像阳性率(OR值:0.680,95%CI:0.042~0.608)是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半年后清甲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DTC术后131I治疗后患者24h全身残留放射性活度、甲状腺动静态显像阳性率与半年后清甲成功有关,可为患者后续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2010-2019年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诉讼的分布特征及其赔偿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索防范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对策,为医疗卫生机构防范和处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提供参考,为优化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诉讼成本提供依据,及时有效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方法:整理2010-2019年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卫健委等权威网站公布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提取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医
学位
目的:本研究利用Label Free定量蛋白组学,分析衰老样品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特点及规律,筛选差异蛋白,为衰老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及衰老过程中代谢通路的变化机制提供参考。方法:秀丽隐杆线虫培养12天使其自然衰老;使用β-半乳糖诱导PC12细胞,以构建衰老模型。利用Label Free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差异蛋白,使用R对蛋白组学数据进行DEG差异分析、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筛选差异蛋白,通过PPI分
学位
目的:了解广西玉林市2008至201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型别构成特征与不同临床类型病例的EV71基因同源性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玉林市2008-2019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对收集的肠道病毒进行血清分型和基因分型;对气象因素和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来源于重症、普通型和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EV71型肠道病
学位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thyroglobulin in fine-needle aspirate fluid,FNA-TG)与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用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患者碘-131清甲治疗成功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
学位
目的 构建结直肠癌术后留置肛管管理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检索、临床调研、半结构访谈构建方案初稿;之后进行2轮专家咨询,形成结直肠癌术后留置肛管管理方案终稿,包括3个一级条目、7个二级条目、28个三级条目。连续纳入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于我院普外科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结直肠癌术后留置肛管管理方案进行管
期刊
目的:肺癌是全球全性别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双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中的80%以上,其起病隐匿,恶化较早,75%的NSCLC患者被诊断为中晚期,根治手术的术后复发率也在50%以上。这样的情况需求更早期的诊断措施和更好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探索新的NSCLC肿瘤标志物,作为其的诊断指标和特异性治疗靶点。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ERAS模式对结直肠癌合并梗阻行支架置入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观察该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结肠支架置入后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中筛选出80例,将其中给予了ERAS模式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未给予ERAS模式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两两配对比较,收
学位
目的:通过单光子99mTc-HL91(99mTc-4,9-二氮杂-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二氧肟)SPECT/CT乏氧显像与正电子18F-FDG(18F-fluorodeoxyglucose)PET/CT心肌代谢显像在心肌缺血/梗死灶中评估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从定性及半定量层面系统分析单光子99mTc-HL91SPECT/CT乏氧显像评估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
学位
目的:探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人群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内皮素-1(Endothelin-1,EDN1)、血
学位
目的:对比腓骨长肌腱(peroneus longus tendon,PLT)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中前交叉韧带残端长度保留≥1/2和保留<1/2的重建韧带长度的临床结局,探讨重建ACL时不同长度前交叉韧带残端保留的临床获益,为ACL残端重建治疗策略提供可参考的临床实践证据。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