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消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谣言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更是无处不在。谣言是人们处于情绪紧张和对外界环境不确定时的“通风口”,但它也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传播技术的发展究竟是扩大了谣言的负面效应,让谣言难以消解,还是加速了谣言消解,实现信息环境的净化。对于这个问题,学者尝试通过一项控制实验来给出答案。本研究运用跨学科视野,精心设计四种谣言(维权类谣言、科普类谣言、恐慌类谣言、泄愤类谣言),并引入网络讨论作为实验刺激,通过后测控制组设计,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网络讨论对这四类谣言消解的影响。笔者选取了重庆大学大一、大二的新生为参与群体,选取50名受试者,通过匹配和随机分组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刺激即网络讨论,控制组则不接受实验刺激直接填写问卷,最后通过两个小组的问卷统计分析,回答本文所探讨的核心议题。本研究尝试对网络谣言信度的7个维度:谣言的消息来源、谣言的传播情境、谣言的传播方式、谣言的重要性、谣言的模糊性、受众的心理预期和受众的情感卷入度进行专家评估匹配权重,并对每则谣言的可信度评分,再通过权重设置,得出每则谣言最后的可信度得分。对谣言消解测量的三个维度主要是兴趣、分享行为和信任度。通过实验组谣言信度与专家谣言信度评估差异比较、控制组谣言信度与专家谣言信度评估差异比较、控制组和实验组的谣言消解差异比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谣言的消解过程并不单一。从现实上看,谣言一旦开始传播,总会有人感兴趣、相信或者转发,但也会有人不关注、不相信、不转发,因此谣言的扩散和消解同时进行,此消彼长。实验数据表明,网络讨论会减慢维权类谣言、泄愤类谣言的消解,加速科普类谣言的消解,但对恐慌类谣言的消解没有影响,而在消解的三个维度中,网络讨论对谣言可信度的影响最为显著。2、相比于传统研究对谣言传播因素中事件重要性和事件模糊性的强调,我们发现受众的心理预期和受众对谣言的情感卷入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特别是在维权类谣言和泄愤类谣言中影响较大。因为受众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并不总是理性的,情绪会是干扰他们做出决定的重要力量之一。3、网络讨论可能会带来群体极化,这在维权类谣言和泄愤类谣言上尤为明显。当人群中对谣言的观点开始有某种偏向,在集体讨论后,观点会朝着那个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较为极端的观点。换言之,网络讨论会使得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得到加强,让原本不是特别强烈的意见变得更为强烈。4、互联网对谣言的消解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对于科普类谣言来说,因为信息的可获得性较高,且不存在普遍的刻板印象,因此互联网能够让科普类谣言快速消解。但是对恐慌类谣言来讲,如果权威消息源缺失,那么谣言难以消解,并且恐慌情绪容易蔓延,延伸出其他的谣言版本。维权类谣言和泄愤类谣言在互联网环境下,消解困难。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更多的是从教育学、人口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尤其是孤独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从孤独感的概念出发,对留守儿
"经济决定财政"是我们常讲的规律,但我国财税部门一般不专门研究中国经济,不完全是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计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的,更没有形成经济社会与财税关系学说。
提出一种基于白名单列表的SCADA系统来提高工控系统网络的安全性。白名单列表是一个合法传输网络包的七元组,系统以大小和稳定性两个重要的白名单属性进行安全评估,通过某个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神经症等功能性精神障碍青少年的智商特点。方法用韦氏儿童或成人智力量表对152例功能性精神障碍青少年青少年进行智力测试。结果 1)总智商(f
<正>"16名中国建筑师——理智与情感"演讲的题目是借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的书名意在向人们昭示,解读参展建筑师的作用要从他们个性化的逻辑和心理出发。
矛盾变异修辞是《阿Q正传》修辞方式的最大特点。在文本中,各种矛盾变异在特殊的语境中达成了积极的修辞效果。鲁迅正是藉由这种超乎寻常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他对于当时国民的深
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动机(motivation)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普遍把动机看作是影响二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对于汉
在二语习得和写作领域,如何纠正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是学者们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受认知心理理论的影响,大多数实证研究围绕着反馈是否能促进二语发展,以及哪一种
<正>土元是药食为一体的名贵中药材。好养殖,效益高。购1组土元种卵3公斤,半年可获利8000元左右。本公司拥有大型立体养殖基地,并独创发明"一种锯木屑饲养土元的方法"。获国
大学文化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是大学中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当今,各高校都力求将大学办成一流的国际性大学,花费巨资于扩建学校规模、更新基础设施,而忽略大学文化的建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