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免疫治疗对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证实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能有效减轻AR症状,但是目前国内对于SCIT治疗尘螨导致的儿童AR研究数量仍较少,而针对不同年龄组儿童SCIT疗效差异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在SCIT治疗前、SCIT治疗6月、SCIT治疗12月、SCIT治疗24月和治疗完成时各项主客观评分差异,来评价SCIT对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疗效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2013-2016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脱敏门诊接受SCIT的AR患儿(包括合并哮喘患儿31例),所有患儿均完成3年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将92例患儿按年龄划分为学龄前期(5-6岁)组15例、学龄期(7-12岁)组61例和青春期(13-18岁)组16例,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月、治疗12月、治疗24月和治疗完成时评估每位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鼻眼症状评分、药物评分(Daily medication score,DMS)和症状药物综合评分(Total combined rhinitis score,TCS),并统计各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各变量的不同年龄段间进行差异性分析。计量资料不同年龄段各变量的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组内比较采用q检验方法,用-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用n(%)的形式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人口学特征:92例患儿完成尘螨特异性SCIT,年龄5-18岁;男66例,女26例。其中学龄前期(5-6岁)组儿童15例,学龄期(7-12岁)组儿童61例,青春期(13-18岁)组儿童16例。所有患儿均为粉尘螨、屋尘螨双阳性,43例(46.7%)患儿为尘螨合并其他过敏原多重阳性。31例患儿合并哮喘史,20例患儿有家庭吸烟史,72例患儿无家庭吸烟史。
  2.治疗6月、治疗12月、治疗24月和治疗完成时患儿的TNSS、鼻眼症状评分、DMS和TC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12月、治疗24月与治疗6月的TNSS、鼻眼症状评分和T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个年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和青春期组)组间比较,不同年龄组间TNSS无统计学差异(F=0.835,P>0.05)。
  4.3个年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和青春期组)组间比较,不同年龄组间鼻眼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F=0.636,P>0.05)。
  5.3个年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和青春期组)组间比较,不同年龄组间DMS无统计学差异(F=0.259,P>0.05)。(注:不同年龄段患儿在治疗前DMS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组患儿治疗前DMS高于学龄期组和青春期组)。
  6.3个年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和青春期组)组间比较,不同年龄组间T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F=1.050,P>0.05)。
  7.以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鼻眼症状总评分降低>43.9%作为3年SCIT临床有效的标准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共70例(76.1%)患儿SCIT有效。在18例无效患儿中,4例为学龄前期患儿,14例为学龄期患儿,4例为青春期患儿。3组免疫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8.不同年龄段患儿在局部不良反应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期组和学龄期组患儿局部不良反应占比均高于青春期组患儿(χ2分别为0.249、3.114和7.535;P值分别为0.618、0.226和0.027)。不同年龄段患儿在全身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不同年龄段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经皮下免疫治疗3年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鼻炎药物的使用也较治疗前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2.不同年龄段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皮下免疫治疗取得的总体疗效未见明显差别。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报纸
期刊
期刊
报纸
报纸
目的:  1.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反复喘息儿童的疗效。  2.观察孟鲁司特预防反复喘息儿童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  1.2017年12月1日~2019年9月1日筛选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69例反复喘息住院儿童,剔除5例,最后纳入了164例反复喘息患儿,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表收集资料,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  2.将164例患儿分为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组(研究组)142例和ICS单一治疗组(对
学位
目的:  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儿童HLH的认识及预后不良患儿的早期识别。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7月76例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初次诊断儿童HLH的病例资料,通过医院病历查询系统,共检索出出院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297例,“噬血细胞综合症”1例,“嗜血细胞综合症”8例,“嗜血细胞综合征”8例,“巨噬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