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信息处理辅助教学系统的构建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2008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国内外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医院信息化的意义等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概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医院的管理现状,重点探讨了加强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中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形成及定义、国内外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外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情况,并进一步阐述了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HIS课程的必要性。最后详述了在中医院校开展HIS课程及其实践教学的意义。   以上这些正是我们构建中医临床信息处理辅助教学系统的大环境。该系统将具有中医特色和教学特色,使用方便,能在中医临床教学及医学信息学教学中使用,提高教学质量,使中医院校的学生能掌握中医工作站的操作方法,并加强学生对医院信息化的认识,进而能促进中医院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然后,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构建的相关问题研究,主要包括系统中医特色的研究、中医四诊数字化的研究、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的研究以及电子病历结构化的研究。我们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在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后,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构建方法。在进行总体需求及可行性分析后,我们开始构建中医临床信息处理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符合常规中医门诊流程,体现中医的理、法、方、药的特色;系统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结构化要求进行设计,适合用于教学演示。根据以上需求我们提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原则,选择了基于J2EE技术的B/S模式的三层结构作为本系统的体系结构,确定了开发技术和运行环境,并进一步进行了系统功能分析。   本文在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后,分别对系统三层结构中各个层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1)数据存储层的设计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2)业务处理层的设计包括设计思想、包结构的设计、各个类的代码设计说明。(3)用户界面层的设计包括设计概述和各个界面的介绍。   最后我们讨论了系统构建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难点,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1)通过对KOA的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回顾,了解针灸学对KOA的研究背景。  (2)通过对针刺治疗KOA的文献研究,结合中医药学进展,对KOA辨证分型,针刺主
目的:通过补肾化瘀止血法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 hematoma,SCH)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探讨补肾化瘀止血法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  方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多种物质(糖、脂、蛋白质)代谢异常为基础的病理生理改变,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最终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