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诗品》“兴”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这个概念在中国古文论中意义最为纷繁,也最为复杂,“兴”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最初原始意义上的宗教含义到汉代经学政教含义,最终发展到了情感的含义,在这个变化期间,钟嵘在《诗品》中对“兴”的诠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钟嵘提出这个新的定义有其一定得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从其社会背景来看,东汉末年的思想自由,魏晋南北朝的思想卓越,魏晋士人的放荡不羁,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其理论背景上来看,魏晋玄学中儒道的矛盾,老庄哲学的兴起,情感的强调也为钟嵘提出这一理论奠定了契机,可以说钟嵘“兴”的新解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使然。“文已尽而意有余”从这个概念的字面意义来看,似乎是在讲言意之间的矛盾关系,但是从深层次去发掘,就会发现,这个概念却隐含了很多东西,它着重于情感的抒发、重视“意”的作用,是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基本标准,是诗歌审美体验的超越性,正是因为包含了这么多内容,才使得钟嵘“兴”这个含义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虽然在钟嵘之前也有人把“兴”界定为情感的范畴,但是相对于钟嵘的定义来说,还是稍显狭隘。而且钟嵘在《诗品》提出的“兴”的概念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是与其“滋味说”、“直寻说”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有了“兴”的存在,诗歌作品才会“有滋味”,而且“兴”与“滋味”的“味”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兴”与“滋味”是相互相成的。相对于“直寻”说而言,“兴”的过程也就是“直寻”的过程,“兴”是诗歌“直寻”的最高境界。钟嵘的“兴”解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子昂的“兴寄”理论,殷璠的“兴象”说,司空图的“诗味”,严羽的“兴趣”说等等,这些都说明钟嵘“兴”解的重要意义。如今,我们再来剖析这个概念,已经不能静止地去看待它,而是要把这个概念融入到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去,从文学创作到文学鉴赏,从创作主体到文学的审美鉴赏者,钟嵘“兴”用简单的一句话贯穿始终,这不能不说是钟嵘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贡献,他的“兴”解也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学者开始对移动事件进行了专项性对比研究,但从英语出发进行英汉对比,他们的解释在英语的局限下从功能的角度进行浅显的分析,并没有充分地运用汉语或英语的
汤显祖《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其丰富的内容为昆曲及诸多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近百年来所积累的相对完整的可见《牡丹亭》影像资料显示,除粤剧、黄梅戏等
  在分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科技期刊目前还存在着单一发布、延时出版、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无明显盈利模式以及技术力量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借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契机,北京2008是我国以实际行动和积极主动的姿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开始,我国不仅仅是举办了一场成功
笔者以初中等级分班的目的标准、分班后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安排、分班对社会家长及至教师的影响三个方面具体解析初中等级分班现象问题,指出这是违背《教育法》的,是教育不平等
在快速傅里叶变换原理和Cooley-Tukey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的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频谱分析方法,并分析该方法的运算效率和存储空间开销.实例证明,本
指出将科普期刊的普及性等同于普通、普遍、平庸、平均的误区 ,论述科普期刊普及性实现的 4种主要途径 ,即寓普及于特殊之中、寓科学于生活当中、科学的叙事化和寓面于点
采用大庆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2001~2010年的周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分析了国内外石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国内石油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结果
实现新时代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将监督作为树立“派”的权威、发挥“驻”的优势的基础性工作,把握“重点、方式、效果”进行探索实践。$$锁定监督重点。压实“关键少数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