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等长运动配合经皮电刺激在股四头肌上的六穴位与等长运动配合伪经皮电刺激在股四头肌上六穴位对中老年患者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分析,以及探讨其中的肌理作用来评估股四头肌上六穴位经皮电刺激运用在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进一步可以使患者能够持续复健治疗来改善关节的疼痛度、活动角度、步伐距离、步速以及肌肉力量。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以4~6周等长运动配合经皮电刺激在股四头肌上六穴位(髀关、伏兔、梁丘、血海、风市、中渎)经皮电刺激为治疗组,4~6周等长运动配合伪经皮电刺激在股四头肌上六穴位电刺激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4周后与6周后以WOMAC量表、HSS量表评分,并测量膝关节活动角度、步行距离、步行速度及肌电讯号来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用变异数分析(ANOVA)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在WOMAC和HSS评分总分方面有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P<0.05)。在4周和6周后的观察发现,无论在膝盖疼痛方面的评估或膝关节功能方面的疗效评估,其治疗组都是优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上的正向意义。膝关节活动的角度、步行距离、步行速度及肌电讯号的测量上,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组间比较,只显示出有数学上的差异,并无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着意义(P>0.05)。但是在肌电讯号肌肉力量的测量上是可以看出有显着的进步(P<0.05)。患者在等长运动配合经皮电刺激治疗6周后,其WOMAC和HSS总分也比治疗4周后的分数来的少,6周和4周的组间比较,是有显示统计学上差异的意义的。治疗后各项目中,在疼痛、生理功能的疗效评估方面,治疗组均胜过对照组(P<0.05)有高度正相关。然而膝关节活动的角度、步行距离、步行速度及肌电讯号的测量上,仅有步行速度和步长有显着统计数值上的变化,其余皆无明显改变。结论:等长运动配合经皮电刺激在股四头肌上六穴位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实验结果,确实证明有其疗效。在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僵硬感、活动角度、步行速度、步长以及股四头肌的肌肉力量与日常生理功能都能看出有明显的改善。本实验观察,可以作为未来临床应用等长运动配合经皮电刺激刺激股四头肌六穴位来治疗KOA患者功能障碍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