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居民乙肝流行状况,了解不同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客观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水平,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乙肝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松江区的15个乡镇(街道)中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对常住人口(居住≥6个月)按照统一的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乙肝相关因素调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史等。对每一位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感染相关指标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测;对HBsAg阳性者再进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检测。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共调查648人,检测血清648份。调查人群HBsAg、抗-HBs、单独抗-HBc和乙肝病毒(HB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86%、43.83%、4.94%和30.71%;男性HBsAg日性率为4.67%,女性HBsAg阳性率为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乙肝感染标志的人群分布:1-4岁、5-9岁和10~14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2.50%、0.00%和2.70%,均低于15岁以上各年龄组;5-9岁年龄组HBV感染率最低,其次是1-4岁年龄组,55~59岁年龄组HBV感染率最高,从10-14岁年龄组开始,HB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对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进行卡方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HBsAg阳性率为4.67%,女性HBsAg阳性率为3.06%;男性HBV感染率为30.53%,女性HBV感染率为30.89%,不同性别之间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之间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职业分析中HBsAg阳性率最高的为农民(16.13%),其次是其他职业(7.84%);农民HBV感染率最高(70.97%),其次为干部(63.16%)。不同职业之间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15~59岁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分布进行分析:大专和本科及以上两类文化程度人群HBsAg阳性率最低,均为0.0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人群HBsAg阳性率最高,为8.64%。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HBsAg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4.17%、5.00%和6.47%。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HBV感染率最低(38.46%),其次是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人群,HBV感染率为45.68%;文盲文化程度人群HBV感染率最高(75.00%)。经卡方检验,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乙肝疫苗接种情况:1-4岁、5-9岁、10~14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8.33%、98.17%、83.78%、33.33%、11.43%、0.00%、1.09%、0.00%,平均接种率为48.15%。4、乙肝感染单因素分析:对13项因素开展单因素分析,长期一起生活的人有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手术治疗史、口腔诊疗史(拔牙、补牙、洗牙等)、内窥镜医学诊疗史、有偿献血史、针灸治疗史、创伤性美容、经常去洗浴场所修脚和经常去理发店修面、修体毛或刮胡须9项因素与乙肝感染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乙肝感染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长期一起生活的人中有无表面抗原阳性者和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是影响乙肝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乙肝防控取得明显效果,特别是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15岁以下人群,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扩大免疫接种人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更加了解乙肝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乙肝防控工作取得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