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及长期随访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是一类由良性,恶性及潜在恶性病变共同组成的一大类消化道疾病。SMT的发病率较低,大约为0.36%,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偶然的机会下行内镜检查时被发现。目前,对SMT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内镜下切除,以及定期随访观察,究竟采取何种方式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变的良恶性。然而病变位于黏膜层以下,常规的黏膜活检往往不能获取理想的病理结果,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对于恶性病变容易造成肿瘤扩散。那么我们能否通过SMT良恶性病变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区分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呢?大量文献报道直径>3cm的SMT易恶变,应予以切除,然而对于直径<3cm的SMT应采取何种治疗方式目前尚无共识。对于直径<3cmSMT患者,我们是否可以采取非手术的随访策略呢?如果可以,如何制定随访策略?本研究将对此进行阐述。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SM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长期内镜随访资料,分析良恶性SMT在消化道的分布规律及其超声内镜特征,为临床上鉴别良恶性SMT提供依据;研究SMT长期自然病程的动态变化,探讨对直径较小(直径≤3cm)SMT患者选择定期随访策略的可行性。方法:1.连续收集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我院经内镜检查发现,并被超声内镜、CT、消化道造影或病理至少一项确诊为SMT的84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包括:SMT所在部位,大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研究SMT的分布规律及定位与性质的关系。2.对于行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收集SMT回声特点、生长方式、边缘是否规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上几种因素与恶性SMT的相关性。3.连续收集1981.4月至2010.9入我院经内镜诊断为SMT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外仅首次内镜诊断为SMT但在随访过程中消失或经超声内镜,CT,消化道造影证实为非SM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号、每次随访中患者的症状、伴随疾病、SMT的数量、所在部位、形状、大小(以内镜或EUS下最大横径为标准)、黏膜是否光滑以及随访次数,随访间隔,治疗方式和病理,对以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了解SMT长期自然病程的动态变化。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小,性别,年龄和部位与SMT恶变的关系;并将直径≤3cm的患者根据大小分为直径≤1cm组、直径≤2cm且>1cm组、直径≤3cm且>2cm组,观察各组恶变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844例患者中有15例同时发现不同部位的SMT,共有859处SMT。其中位于食管263处,占30.6%,胃部420处,占48.9%,小肠42处,占4.9%(十二指肠23处,空回肠19处),结直肠134处,占15.6%。恶性SMT共86例,分布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食管、胃、小肠、结直肠恶性SMT的发生率分别为0,17.1%,7.1%,8.2%,以胃部恶性SMT的发生率最高,食管部最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2.有356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恶性SMT共50例,超声内镜的声像学特征为:回声质地不均匀(50/50),边缘不规则(27/50),腔外生长方式(19/50),腔内生长方式(31/50);良性SMT共306例,超声内镜声像学特征为:回声质地均匀(297/306),边缘规则(306/306),腔外生长方式(5/306),腔内生长方式(301/306)。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上三因素与恶性SMT相关性结果显示:超声内镜下质地回声不均匀有统计学学意义。3.89例患者进行0~31年内镜随访,其中有10例患者分别在随访至0~6年时出现恶变征象(临床症状5/10,黏膜表面糜烂或溃疡7/10,随访过程中肿瘤增大5/8)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经病理证实为恶性,但均未发生全身转移;其中9例患者SMT的直径≤3cm,并且在术后1-5年的随访中未见复发。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和所在部位与SMT的恶变有关;将直径≤3cm的SMT患者根据大小分组:直径≤1cm组、直径≤2cm且>1cm组、直径≤3cm且>2cm组,恶变率分别为1.6%(1/63),16.7%(3/16),66.7%(4/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SMT在消化道各个部位的分布不均衡,在胃部发生率最高;恶性SMT也以胃部发生几率最高,提示在临床诊治中应更加关注胃部SMT的演变和转归。2.恶性SMT与超声内镜下不均匀的质地回声呈正相关,在检查或随访时应十分警惕。3.直径≤3cm且无其他恶变征象的SMT患者可采用定期随访策略;尤其是直径≤1cm的患者,因其恶变率低,更加适合长期随访。4. SMT的恶变率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直径越小,稳定性越高,发生恶变几率越低。
其他文献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语文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被边缘化的倾向比较明显。本文从学生的需要、教材的建设、教师的发展三方面作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微小RNA(microRNA,miRNA)由约20个核苷酸序列构成,是一种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凋亡和耐药等方面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是重要的
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凭借其灵活、部署方便等特性在军事通信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MANET对协议的性能提出了
<正>葫芦与客家人似有不解之缘。粤东梅江两岸村庄大大小小的庙宇几乎都有葫芦。而相隔千里的粤北客家中也有相同习俗:始兴县隘子镇自1985年以来修复的四间大庙中,三间的屋脊
会议
<正>东汉时,陶瓷开始出现,"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魏晋时,以其温润耐用,取汉代铜器和漆器而代之。景德镇因为"五方杂处","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
《水工程施工》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往往以多媒体授课为主,辅以实物图、动画、视频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将BIM这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建筑能源浪费越来越大,但对建筑而言,无论是用电设备还是照明系统,都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研究建筑电气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02例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新时代教育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责任,准确理解国际理解教育本质上是文化理解教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