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法律文本中互文现象的理解及其在译文中的表达问题。互文性通过互文符号这一手段广泛存在于法律文本中,本文通过对规范性法律文本中互文符号的识别、理解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在法律翻译中传递原文中的互文性、达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互文对等。 翻译可以看作是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的表达的一个过程,因此,本文从这两个阶段展开对互文符号翻译的探讨。 在互文性的理解阶段,作者根据Hatim & Mason提出的互文性分类模式,从四个层面展开对互文性及互文符号的探讨:语义、句法、篇章及文化层面。语义层面包括:参照、陈词滥调、法律术语、套语、和词语重复;句法层面包括中英思维差异造成的各种句式差异如中文话题句、无主句、及英文复杂句、被动句等:篇章层面包括:语类、主题或话题、结构、功能:文化层面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及文化概念。通过对法律文本中互文性的分析发现,对互文性的理解是正确理解法律语篇的必要条件,互文性在译文中的正确表达对法律翻译来说至关重要。互文符号是构建法律文本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互文符号的翻译是达到原文与译文之间互文对等的关键所在。 本文第二部分展开了对法律文本中互文符号翻译原则、策略、方法的探讨。法律文本的特点决定了译文必须严格忠实于原文,原文与译文间的法律对等为翻译的基本原则,因此法律对等为互文符号翻译提供了指导原则。在法律翻译中,译者要用目的语重现原文中的各种互文信息,使译文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产生某种共鸣,从而达到原文与译文的互文对等。在此原则指导下,本文从四个层面对互文符号的具体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作者发现:语义上,原文一些参照手段、古词、外来词、法律术语等,可以通过对应的方法传递到译文中,而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时,可以通过加注、词义扩充、替换等办法来忠实地再现原文信息;句法上,可以采取语法补足、转化、省略、结构调整等方法,来达到原文与译文的法律对等;篇章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