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对数学的要求日新月异,数学教育对应用意识的呼吁越来越强烈,而与此同时,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较弱,应用题的解答普遍不乐观,因此本文从应用意识培养的角度研究应用题的教学,主要目的是提出应用题教学的教学策略,改善应用题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文对现阶段中学应用题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情况做了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测试及访谈,证实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题解答情况不容乐观,应用意识与应用题紧密相连。应用意识方面,大都表现在数学视野太窄,所接触的实际问题内容陈旧,所尝试的实际生活内容太浅、没有深度和广度;应用题解答方面,对书本和课堂上反复出现的常规应用题解答较好,但如果应用题的实际内容扩大,数学知识深度增加,学生对于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效果普遍较差,这中间有学生、教师以及教材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上,应用意识强的学生解答应用题情况较好,所以加强应用题与学生的现实空间之间的联系应是应用题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因此,必须调整应用题教学的目的,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基本要求:基于数学的现实本性、重视原理、思想渗透教学、重视应用题的选题。在教学实验中实施五条有效的教学策略:突破问题表征、学生从评价客体向评价主体转变、“出误探究式”教学、开展“问题征解活动”、让学生学会说题。最后部分为应用题教学实验,它基于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基于笔者设计的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利用一学期时间去开展应用题教学实验。本研究表明: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应用予以重视,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设计具有生动数学应用情境的教学,将应用题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能有效地改善应用题教学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