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氟共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具有单分子层厚度的二维层状晶体结构,具有非常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在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引起了极大地关注。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采用杂原子掺杂(B,N,F,S和P)能够有效地修饰石墨烯的表面结构、调整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提高墨烯的载流子迁移率,改善石墨烯的电化学活性,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领域。本文通过一步水热反应,以三乙胺三氢氟酸盐为氮氟掺杂剂,制备了氮氟共掺杂的石墨烯。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石墨烯中的氮氟掺杂量和化学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5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16 h能够制得高氮含量(3.24 at%)和氟含量(10.09 at%)的氮氟共掺杂石墨烯。并对掺杂机理进行了分析,高温水热反有利于氮掺杂反应的进行,反应温度的升高可提高石墨烯中的氮含量,;但是氟掺杂过程随着反应温度上升的经历了一个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这是由于氟掺杂过程涉及到氟化和脱氟两个反应,两个反应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氟元素的掺杂含量。将不同反应温度下制备的氮氟共掺杂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氮掺杂或氟掺杂石墨烯相比,氮氟共掺杂石墨烯表现出了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可逆容量可达1075 mAh·g-1(100 mA·g-1下),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倍率性能(305 mAh·g-1在5 A·g-1下)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5 A·g-1下循环2000圈以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5%以上)。这是因为氮元素和氟元素掺杂进入石墨烯的骨架不仅为锂离子嵌入提供了更多的储存空间和反应位点,同时提高了石墨烯的导电率和表面化学活性。氮元素和氟元素之间的协同耦合作用使得氮氟共掺杂石墨烯的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氮氟共掺杂石墨烯是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
其他文献
从安全生产管理角度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远高于一般性企业,安全生产短板依然突出;通过精准化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安全能力、实施物理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复方(简称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制备益气扶正复方药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现况,分析影响其用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以期对提升用药安全性有一定借鉴作用。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某社区老年慢性病
【目的】研究防己诺林碱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促进凋亡、抑制PI3K/AKT/mTOR通路中PI3K、AKT、mTOR及磷酸化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探
研究皖南花公猪性腺生长发育规律表明,睾丸重量在出生时为0.43~0.50 g,240日龄之后达到92.33~97.75 g;附睾重量在45日龄时为1.12 g,240日龄达到34.50 g;睾丸体积(y)随日龄(x)的生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