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四十年代苏尼特右旗女子学校(1941-1947年)是德穆楚克栋鲁普王创建的家政女子学校和兴蒙女子小学两所学校。学校以游牧生产生活传统为基础的蒙古式教育为办学方针开启了蒙古族现代本土化音乐教育的先河。学校以蒙古包为教室和住宿,聚集赛春嘎等蒙古族大文豪,招收学龄牧民女孩上学。学校随着牲畜,逐水草而迁,形成了“游牧”迁移的校园生活和“马背”上的教育空间。学校音乐课,以民歌曲调为素材,创作校园歌曲,在学生当中广泛会唱,他们注重音乐实践生活,注重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形成了扎根本土的民族化的现代音乐教育模式。苏尼特女子学校教师编创的40余首校园歌曲,也是蒙古族新音乐的开端。本文把研究对象放置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蒙古族特定的历史及游牧生活中,运用田野与文献资料,结合口述史、音乐形态学的相关方法,较全面详细地勾勒出70余年前苏尼特右旗女子学校及其音乐教育的状况,力图对这一基于游牧社会生活之上的本土化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通过把上世纪40年代苏尼特女子学校的音乐教育,与当代蒙古族学校音乐教育进行比较,对当下学校音乐教育进行反思,进而提倡一种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活基础上的音乐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