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中词汇的产生和变化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体验息息相关,味觉感受是人类在面对世界的最初阶段就有的生理本能反应,于是各种语言中都产生了味觉词语。这一词从产生到发展演变,从本义到引申义,意义已经十分丰富。词汇的意义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受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显然,味觉词从单纯对味觉感受的描述到承载丰富的含义,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地域、精神、情感、语言自身的变化和味觉词的本义、引申义的形成都有着多方面的联系。文化只有在相互碰撞中方能清晰;语言只有在比较中才能窥探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总能让人们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本文以基本味觉词—酸、甜、苦、咸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阿尔泰、汉藏、印欧三种语系的代表语言:维吾尔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中的味觉词,从它们的词典释义、文化意义、认知方式等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解释。写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三种语言中味觉词的比较得出其背后所隐藏的饮食文化差异、生产生活习惯差异、精神体会差异、心理联想差异等,及差异所产生的根源;同样要通过味觉词的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民族的人思维方式的差异、认知过程的差异等,及所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维吾尔语、汉语、英语中味觉词的研究现状,及拟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对维语、汉语及英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咸”在词典中的义项和相关的常见短语作一列举。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文化意义和隐喻认知的角度对维语、汉语和英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咸进行分析、比较,试图从这个过程中找出三种语言中基本味觉词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和隐喻认知的差异的根源,并说明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认知习惯,这些习惯又在语言里面沉淀下来,虽然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的沉积和预言世界景观特质的细微差异,再加上语言世界对现实的“滤色作用”,使得不同民族对同一物质世界中的味觉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