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们每天可以从网上,电视上,报纸上快速地获取信息,并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解读。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中隐含的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帮助人们解读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作者查到1275篇有关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文章。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国际关系和理论本身的研究。政治演讲还未引起广泛关注。关于对政治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作者仅查到9篇硕士论文和9篇期刊论文。由于特朗普的政治演讲具有极强的实时性,截至论文开题时,仅有一篇相关文章发表。因此,本研究极具研究价值。本研究在语料选择和理论框架上不同于以往的研究。首先,本研究选择了特朗普三篇具有代表意义的演讲:特朗普宣布参选演讲,特朗普胜选演讲和特朗普就职演讲。这三篇演讲贯穿了特朗普竞选的全过程,可以更全面地对特朗普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其次,本研究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起来作为理论基础,有利于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对特朗普的政治演讲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政治演讲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从而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批评意识。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划分为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表达主客观世界的经验;人际功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篇功能则是上述两种功能的工具,用以遣词造句和组织语篇。此外,Fairclough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任何话语都是由语篇、交际过程和社会实践组成的。因此,Fairclough提出了分析语篇的三个步骤:描写、阐释和解释。在第一个步骤“描写”部分,作者主要运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和转换、体现人际功能的情态动词和句式,以及体现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和词汇重复。第二个步骤是“阐释”,作者从交际的角度对语言背后所隐含的目的及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在最后一步“解释”中,本文运用话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来解读话语中的语言策略,揭示话语、意识形态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特朗普在竞选演讲中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和语言策略?2.哪些因素影响了特朗普的语言策略,从而帮助他赢得选举?本课题拟采用例证法和定量分析法,对特朗普竞选演讲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作者在www.whitehouse.com.网站上选取特朗普三篇演讲的文本,并用定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同时,作者用例证法从定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最后,回答研究问题并得出结论。研究发现,特朗普政治演讲的语言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特朗普使用物质过程进行语言表达,给听众留下“实干家”的良好印象。其次,演讲中被动句的使用可以增强话语内容的客观性。再次,演讲中陈述句和第一人称的使用可以缩小说话者与听众的距离,营造亲密感。最后,特朗普用标记主位和词汇重复来强调一些重点或者听众关心的问题,进而获得选民的关注和支持。除此之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特朗普语言策略的使用。在政治方面,特朗普反对现有体制和美国特殊利益集团做出的决策,同时指出应进行政策性改革,以此构建特朗普“局外人”的人物形象。在经济方面,特朗普面对当前美国经济所遇到的问题,如失业率上升、经济低靡,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解决方案,从而给听众留下了“实干家”的印象。在文化方面,特朗普在演讲中提出“美国第一”的口号,意思是美国应首先关注自身发展而不是帮助其它国家。这种观点与美国文化历史中特有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相符合,因此容易被美国民众所接受。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法分步骤去理解文章。其次,本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批评性分析能力。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语篇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然而,由于研究时间及作者自身能力有限,本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随着CDA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分析工具不断创新,本文运用的理论基础和传统的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客观性一直受到业界学者的质疑,尽管作者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做到客观分析,但不可保证绝对的客观性,这也是社会科学通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本文作者提出以下三点有关进一步研究的建议:首先,可以对特朗普和克林顿的政治演讲进行对比分析,因为二者既是竞争对手,又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性别和语言风格。其次,可以尝试使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其它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Van Dijk的社会-认知分析法和Ruth Wodak的语篇-历史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