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关怀思想,大多数学者一般认为源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其基本涵义是主张用科学理性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人性高于神性,以人为本,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独立价值和地位的至上性,关心人的感受,尊重和满足人的主体性需要等。简言之是对个体人的价值、尊严、幸福、地位和作用等内容的关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的内涵同西方有所不同。孕育于西周时期并形成于春秋战国的中国传统人文关怀思想,主要是指关注社会人伦和人的现世幸福、追求人格修养的塑造和人生境界的提高、追求人的精神自由与万物和谐的学说体系。概言之,中国传统人文关怀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西方人文精神更丰满、更具完整性和全面性。与西方文化迥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人”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表述,本身就带有多元、复合的特性,因而“人文关怀”这一目的也是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途径来实现:首先,从人的社会性出发,通过制定社会伦理关系的处理原则,实现社会稳定和群己和谐;其次,从个体人的角度,通过提升道德素养和精神追求,实现人的身心和谐与灵魂安定;再次,崇尚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关怀与宇宙意识,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伦理。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关于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表述和主要关注点有一定的差异,但把“和”作为济世救人价值关怀的根本思想旨趣和目标追求,又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即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思想特质、文化气象和生命关怀意识。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学派,其和谐思想的方法论基础是“仁者爱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发展成一整套系统的伦理学说和道德体系。无论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是孟子的“五伦”、荀子的“明分使群”以及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宋明理学的“一体之仁”等,都是儒家仁爱与和谐基础上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路径。道家哲学的人文关怀思想主要体现在主张摆脱“有为”社会的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精神超越的价值取向,以“无为而治”的出世态度、“无欲”的生活哲学和“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抵御社会的桎梏与对“真人”、“自然”的扭曲,进而实现人际群己、个体身心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作为中国化的佛家,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人生态度与“戒生定,定生慧”的修行觉悟、“清静寡欲”的生活方式和“众生平等”的思想主张,也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文关怀意蕴。墨家“兼爱”“非攻”的理论旨趣和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主张,更是充分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平主义的人文关怀精髓。毋庸置疑,中国传统人文关怀思想在追求和谐的同时,有时难免会过度强调社会利益而忽视个体的民主权利。对此,必须借鉴和学习西方人文主义对个体自由平等的关注。当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西方人文主义在追求个体权利的同时,有时也会陷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的窠臼。西方文明在推动人类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其吊诡的文化悖论所导致的人类现代性生存危机也日益凸显,由此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生态灾难和资源短缺、民族国家关系紧张和国际恐怖主义泛滥,以及人的身心异化、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等灾难性后果。因而,从文明互鉴的视域出发,融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积极资源,剖析其极端化的思维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无论对于克服西方文化缺陷所带来的世界性危机,还是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力和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乃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皆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