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汉语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直接对象和主要依据,合理的生词释义形式与释义内容不仅有益于学习者的学习,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词汇是二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二语言教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生词释义才能保证教材的使用效果。有关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均未涉及释义元语言分析。释义元语言研究是元语言研究的一部分。本文认为,释义元语言是解词释义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图表等。不少学者已在释义元语言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释义元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典这一单一载体上,极少涉及其他载体形式,如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释义。释义元语言的范畴应该包括词典、教材等不同载体,对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元语言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基于此,本文以通用度较高的综合教材《博雅汉语(第二版)》生词表为考察对象,从释义元语言角度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释义进行研究。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意义,并对释义元语言、外汉语教材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现状等进行概述。第二章从编写说明、数量、等级等方面分析《博雅汉语》教材生词表词目(即被解释的对象语言)。一是教材编写说明中涉及生词的内容,建议涵盖适合何等水平的使用者、使用者学习此教材后达到的目标、选取生词的依据、生词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等。二是生词数量统计分析,《博雅汉语》共计6670个生词,四个阶段教材的生词量大致呈递增趋势。不同阶段的教材又分为Ⅰ、Ⅱ(Ⅲ)册,Ⅰ册到Ⅱ册的生词量也均逐渐增多,体现出衔接性。平均每课的词目数量也呈递增规律,适合学习者生词量不断扩大的学习需求。三是生词等级方面,该教材生词表覆盖《等级大纲》中甲、乙、丙、丁级词的数量过少,原因主要是二者收词依据、目标与范围不同。同时,应严格控制超纲词的数量与比例,提高教材生词释义效果。第三章为《博雅汉语》词目释义语种的考察。中国本土《博雅汉语》教材的生词释义语种有英语、汉语两种,采用只用汉语、只用英语、英汉混合三种方式编排。从初级、准中级、中级到高级阶段,教材的释义语种由英语为主向汉语为主过渡。第四章对词目的基础释义进行考察。从语音标注、词类标注、语用释义分析、语形标注、释义词模、括号释义及附加结构等角度进行全面论述,建议编者注重兼类词标注及其准确性等问题。第五章是对词目的拓展释义进行分析,即对生词表中提供的搭配与例句的分析。从短语结构的角度考虑,可将《博雅汉语》教材生词释义中的搭配分成自由搭配类、半固定搭配类、固定搭配类,另外,还有一部分离合词的搭配、错用搭配、类比搭配。例句不仅有单句和复句,还有句群、对话和其他创新形式。丰富的例证有助于学习者更准确地掌握生词,但该教材在格式统一性、规范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编写者修正。第六章从学习者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汉语学习者对教材生词释义的心理期待,以及对教材生词表的真实需求。学习者的需求未必都是科学的,但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心理期待或诉求必然影响到学习效果。受调查范围所限,本次调查的对象以韩籍留学生为主,调查分析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有待检验,但即便仅就韩籍学生而言,本次调查与结论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为这可以为国别化教材编写与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