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因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成藏模式,对其成因的研究和系统认识可有效评价油藏品质和区域勘探形势,分析地层油水分布状态,有利于明确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和对已发现油藏的开发部署;储层渗流研究是油田开发最基本的研究工作,通过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渗流特征的研究,寻找其不同于常规油藏的规律,可为该类油藏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以新疆准噶尔中部1区块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目标和难点,制定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研究了中部1区块储层的物性特征、流体特性以及其空间展布规律,借助地球化学和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还原储层构造和流体分布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此工作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形成机制:第一,通过分析多次排烃与多次构造调整时间、空间配置关系,研究构造调整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形成的影响;第二储层超压系统的成因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形成的影响;第三,储层层内纵向非均质性遮挡、低渗透毛细管自吸作用对油水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在低含油饱和度成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油藏渗流特征研究。通过模拟成藏条件和过程,采用微观水驱油模型、岩心水驱油试验及大物理模型模拟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及微观水驱油机理,拟合出水驱特征经验公式,并针对油藏低渗透特点,开展了储层的损害评价和启动压力梯度研究,特别研究了启动压力对油水渗流特征的影响,修正了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过程中启动压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中部1区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是以油气藏调整为前提,以低幅构造低渗透储层为背景条件下形成,主要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早期成藏,后期由于受喜山运动影响地层强烈掀斜,古油藏遭破坏,形成调整性油藏;二、油藏构造幅度低,渗透率低,主要形成油水过渡带;三、低渗隔夹层发育,加剧油水过渡带的形成;四、成藏动力弱,地层倾角小,油水分异不充分;五、受输导体系匹配不利的影响,油气供给不充足等等。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主要表现在在两方面:(1)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上主要表现为油水共渗区间变窄;(2)水驱过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呈现“迅速上升-稳定-缓慢上升”三个阶段,采油初期含水迅速上升达到的高度和含水稳定采油时间的长短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原始状态含水饱和度的高低紧密相关。
本论文综合应用多项评价技术完成了对低饱和油藏成藏机制和渗流特征的研究,成果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研究和开发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以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