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安全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最新形成,以治理和保护政治群体,实现人的福利和健康为最终目标的整合性概念。冷战后,“人的安全”理论形成的主要依据是:1)两极体系敌对力量的结束挑战传统的军事安全理论;2)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进程改变对传统安全的认识;3)外交政策方面更多体现对“人”的关切。在逻辑上,人的安全可以理解是由安全概念不断演化和扩展形成。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现实主义国家安全具有防御属性,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首先是安全,其次才是福利。任何国家,必须在维护领土和主权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下,才可以进一步实现个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目标 。冷战后,国家内部因素外部化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对安全的影响,使人的生存和生活权利受到严重损害和威胁,导致国家无法完全保护实现人民的安全。在全球化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背景之下,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行为体在认同和利益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才是构成人的安全威胁的根本原因。“人的安全”理论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学术界、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国际关系安全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和分析模式。研究“人的安全”理论重要性表现在:一方面,能够危及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导致国际社会的干预。首先,人的安全关注非结构性威胁因素和问题,即关注个人层次、社群层次和国家层次的安全;而传统的安全理论研究仅仅关注战争形成的结构性威胁因素。其次,人的安全强调非领土安全方面的威胁因素,如:环境恶化、人权滥用、难民潮等引发的暴力危机等。再次,人的安全不仅是对安全概念的重新定义,而且反对为寻求维护领土和主权安全的方式,剥夺对人和人的群体进行安全保障的权利。因此,“人的安全”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从现实主义领土和主权安全向人自身安全的转型,强调确保全体人民享有的福利和生活质量,而不能通过保卫单一政治实体达到对人自身进行保护的目标。本论文采取了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多元化方法,以及比较归纳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人的安全”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和理论基础进行剖析,对构成人的安全主体、客体和威胁来源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人的安全”理论新探索和有关外交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