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不同麻醉深度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应激反应的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规律,七氟烷复合静脉麻醉能否减少手术应激反应的程度。方法:自我院择期做胃癌根治术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6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监测每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用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 BIS )调控麻醉深度,并分组为:静吸复合麻醉较浅麻醉选择组(术中保持BIS值50-60,A组),静吸复合麻醉较深麻醉选择组(术中保持BIS值35-45,B组),最后一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术中保持BIS值40-60,C组)。分别在麻醉前(T1)、手术开始1h(T2)、手术开始2h(T3)、拔管后5min(T4) 4个时相点抽取非输液侧肘静脉血测下列指标:血糖(Glu)、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各组患者麻醉前的各项指标均衡可比,无显著性差异;手术进行情况、术后苏醒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随访,意识、肌力及呼吸恢复均良好,无术中知晓发生,无不良心理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3组的SBP和DBP在T2、T3时与T1相比明显下降(P<0.05),T2、T3时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组>B组>C组,T3时C组>A组>B组,C组的SBP、DBP、HR在T2、T3、T4时与A组和B组相比标准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3组患者Glu、EPI、Cor浓度在T2、T3、T4时与T1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3组患者组间比较Glu、EPI、Cor浓度在T2、T3、T4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组>B组。A、B两组比较,Glu的变化与Cor的变化呈正相关,两者相关系数为0.020,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则没有较好的相关性;EPI的变化3组均没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使用BIS监测,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下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均平稳,术后苏醒、意识、肌力及呼吸恢复情况均良好,无术中知晓发生,无不良心理影响。三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及组内差异远大于静吸复合组,静吸复合麻醉较深麻醉选择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于静吸复合麻醉较浅麻醉选择组。但是,从对机体总体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看,静吸复合麻醉较深麻醉选择组大于静吸复合麻醉较浅麻醉选择组,远大于全凭静脉麻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