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对同性恋群体内化同性恋恐惧及其与心理健康状态与心理求助意愿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通过修订对同性恋群体内化同性恋恐惧调查工具,调查中国同性恋群体内化同性恋恐惧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态、心理求助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文化背景对这一关系的影响。二、研究方法本研究(1)针对既往研究的不足,梳理了其关于内化同性恋恐惧的调查工具,选取简便且易推广的工具,通过项目分析检验并确定问卷条目;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问卷的正式版本。(2)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修订后内化同性恋恐惧调查问卷(Revised IHP-9)、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等心理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及心理健康服务求助态度量表(IASMHS)对来自全国多地的同性恋者进行了对于中国同性恋群体内化同性恋恐惧、心理健康状态与心理求助的现状调查并分析内化同性恋恐惧与中国同性恋群体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求助的关系;(3)采用质性研究,综合深度访谈及主题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围绕内化同性恋恐惧的访谈,补充和深化调查研究的结果,探索数据分析中所不能够显现的,中国同性恋群体所具有的中国社会文化特色因素与该群体内化同性恋恐惧及其与心理健康、心理求助之间的影响。三、结果:(1)翻译修订的内化同性恋恐惧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55,分半信度系数为0.902,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实证效度良好,可有效评估个体的内化同性恋恐惧。(2)中国同性恋群体的内化同性恋恐惧得分为16.39±6.61分,其中男同性恋为17.47±7.15分,女同性恋的平均得分为14.44±4.97分,国内同性恋群体的内化同性恋恐惧显著高于国外同性恋群体(t=3.055,P=0.002)。中国异性恋群体的内化同性恋恐惧得分为22.99±7.97分,显著高于同性恋群体(t=-14.553,P<0.001)。(3)男同性恋的内化同性恋恐惧高于女同性恋(t=5.648,P<0.001),非独生子女的同性恋者高于独生子女同性恋者(t=1.98,P=0.048),性取向认知阶段晚组(初中后组)高于性取向认知阶段早组(初中前认知组)(t=-2.406,P=0.017)。不同出生地、伴侣个数、家庭结构、个体在家庭中的排行特征的同性恋群体的内化同性恋恐惧无差异(各组P>0.05)。(4)同性恋群体内化性同性恋恐惧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r=-0.253,P<0.001),与抑郁情绪、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自杀风险呈正相关(r=0.205,0.216,0.240,0.137,P<0.001),与求助量表总分及其开放维度、求助倾向维度、污名化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376,-0.302,-0.166,-0.388,P<0.001)。(5)同性恋群体的内化性同性恋恐惧既可直接影响其求助,也可分别通过生活满意度、抑郁情绪、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自杀风险的中介作用影响其求助。调节作用分析发现,在同性恋群体的内化性同性恋恐惧与求助的关系中,抑郁情绪、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自杀风险的中介作用均存在于不同性别、不同性取向认同时间、是否独生子女的同性恋群体中,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P>0.05)。与男性相比,女同性恋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在内化同性恋恐惧与求助意愿的中介作用更强。(6)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同性恋群体的家庭背景、与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契合程度、伴侣关系和社会经验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内化同性恋恐惧的程度及他们在社会工作与生活中的态度。四、结论:本研究所修订的内化同性恋恐惧调查问卷信度、效度良好。通过使用该问卷发现我国同性恋群体内化同性恋恐惧程度较国外略重并且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求助意愿,性别差异对其有影响。通过质性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特色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如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家庭等对同性恋群体内化同性恋恐惧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同性恋群体心理健康及心理求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