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伪是历史研究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历史研究者们在做学问时,首先要通过辨伪确立材料的可信度,然后才能在拥有真实材料的基础上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自文献产生后,辨伪就出现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进步。可以说,万历一朝的历史文献辨伪在中国辨伪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学术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中国历史文献的辨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萌芽于先秦,滥觞于两汉,魏晋时有所回落,唐宋时迅速发展,元代又有了一些回落,至明代万历一朝瓜熟蒂落,成绩斐然。明代万历一朝历史文献辨伪的兴盛,自然离不开历史文献辨伪的长期发展和积累,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求实学风的渐兴、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刻书技术的发展、印书事业的发达以及西学的传入,都不同程度地刺激和促进了历史文献辨伪的兴盛,无一不推动着万历一朝历史文献辨伪的发展。明代万历一朝的历史文献种类繁多,不论是官方修书还是私人撰书,其书籍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辨伪元素,或揭示伪说之谬,或辨别古籍之伪,或总结辨伪之类型,或归纳辨伪之方法,成果丰硕。这些成果可谓是求实学风渐起的最好说明,也是对明代空疏学风的挑战和反抗。明代万历一朝的历史文献辨伪既有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又有通经学古的追求,同时达到了求真尚实之目的。这是对学界长期以来空疏学风的重大打击,为明中后期的学风转变奠定了基础,为后学者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和借鉴。总而言之,明代万历一朝的历史文献辨伪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既继承了宋元以来疑古辨伪之风,又开启了清代求真务实之气,在整个中国历史文献辨伪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其辨伪成果时必须审慎对待,切勿一味地照搬照抄;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地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