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广泛流行与频繁的变异重组,不但对养殖行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1994年,我国从广东地区分离得到第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此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迅速向临近省份蔓延。本研究在山东地区开展了H9N2亚型禽流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研究了鸡干扰素α和白介素18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对2012年实验室分离鉴定的3株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3株病毒在SPF鸡胚上增值一代后,其HA效价在27~29之间,EID50在10-7.75/0.1mL~10-8.5/0.1mL之间,TCID50在10-8.00/0.1mL10-8.50/0.1mL之间。根据GenBank公布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送测序公司测序,完成3株山东地方分离株CK/SD/SG/2012、CK/SD/JN/2012、CK/SD/SG/2012的全基因序列测序,并对3株H9N2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PB2,PB1,PA,HA,NP,NA,M和NS)分别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作出系统进化树。8个基因进化树中,3株病毒都处在同一个进化位置,都属于CK/SH/Y2/2008-like谱系,因此,推测三个H9N2分离株可能来源于CK/SH/Y2/2008-like。本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编码干扰素α(mChIFN-α)和鸡白介素18(mChIL-18)成熟蛋白基因插入pFastBacDual双向表达载体中,分别置于PH和P10启动子控制之下,引入了蜂素信号肽(honeybee melittin signal peptide, HBM)基因取代鸡干扰素α和及白介素18原有信号肽基因从而实现分泌型表达,为了可以纯化蛋白在两个基因C端分别融合了6个组氨酸标签,将构建成功的质粒转化DH10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从而获得重组穿梭质粒Bacmid,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鉴定重组蛋白的活性,并且在MDCK细胞上验证了重组的干扰素α和白介素18对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抑制效果,为研究细胞因子防治禽流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