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对我国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大。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在融资担保贷款中,银行把信贷风险转嫁给了融资性担保公司,而融资性担保公司本身又不具备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导致融资担保成为了高风险行业,其风险管理问题成为了公认的难题。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快速的扩张所引发的风险事件严重制约了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生在2012年年初的华鼎系担保事件给融资性担保行业敲响了警钟,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选取华鼎系担保事件为研究案例,详细梳理了华鼎系担保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寻找在华鼎系担保事件中银行、企业、担保公司及监管部门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列举归纳了在担保领域国外研究者已经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及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现今所运行的融资担保制度。其后重点归纳了我国研究者在融资担保行业风险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次,案例分析部分。本文选取华鼎系担保事件为研究案例,首先介绍了华鼎系担保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所产生的影响。然后详细分析了华鼎系担保事件中银行、华鼎系担保集团及监管部门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出上从两方面分析了引发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从我国现行的融资担保业务的运行机制的角度分析,并指出我国现行融资担保业务运行机制不完善是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是分别从银行、华鼎系担保集团及监管部门的风险管理体系角度分析,并分别得出银行、华鼎担保集团及监管部门存在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最后,建议部分。针对已经分析出的原因,分别从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及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有关意见建议,最后对我国现行融资担保运行机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银行方面,银行主要是要加强对风险管理机制的落实。融资性担保公司方面,主要是要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引进优秀人才、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等。监管部门方面,要重点加快风险监管体系建设、并对我国现有的融资担保业务运行机制进行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如反担保、比例担保及再担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