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版块是高考语文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版块之一,它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也在发生着变化。论文将“2006年—2015年”十年定义为高考语文从大纲卷向新课标卷的过渡时期,即论文中的“过渡期”,并以此时期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时间段。对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卷Ⅰ、新课标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等14套代表性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题目)的过渡与变革发展趋势作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对课标、考纲、教材、试题等进行细致分析,并得出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过渡变革趋势。笔者在引言部分,分别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综述当前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考试的研究现状,界定该篇论文研究的范围。明确论文涉及到的“五个重要概念”、“四个主要方面”、“三个分层阶段”、“两种试卷类型”、“一个特殊时期”,为正文深入分析新课程教学指导、考试指导、教学三个方面过渡和变革引起试题变化,试题变化反作用于教学及试题命制的趋向奠定基础。论文第一章简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总体发展史,理出了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发展经历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基本脉络。笔者根据高考语文文学作品试题总体发展历史上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对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发展进行简单分期,认为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发展可以分为1952年—1955年的寂寥阶段、1956—1980年的缺失阶段、1981—1984年的回归阶段、1984年—2006年的发展阶段和2006年以后的革新阶段,并阐述了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指出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发展走向革新阶段的必然性。第二章围绕2006年—2015年十年间的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指导、高考考试指导、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课程、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展开,层层递进。先从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变化入手,分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课程和语文考试对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要求上的突出变化;再分析因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变化而导致的课程的变化;最后,以十年间高考语文全国卷(2006年—2010年全国卷Ⅰ、2007年—201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011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中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试题的选文文本、题干、参考答案(评分细则)等进行细致分析,以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命题中文本、题干、参考答案(评分细则)的变化为引,归纳新课程改革十年来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发展与变化。第三章在之前论述的基础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命题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新课程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探寻新课程对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影响。在前文重点分析十年高考试卷的基础上,通过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变化反观时代的变化、语文课程的变化,归纳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命题变化趋势。明确高考语文在实现选拔性同时,又反映新课程标准要求、评测新课程改革,并反作用于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本身、影响社会阅读风气。指出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更具选拔性、检测性和导向性。通过对试题命题依据和试题本身的研究和对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变化的分析,得出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过渡与变革的趋势是趋向“真高考”、“真语文”“真改革”,过渡期后的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必将通向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试题发展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