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的发展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一方面建筑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消耗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资源,另一方面建筑业生产的“产品”与人类的生活质量又息息相关,人们对当前的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改进建筑环境的舒适度以及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建筑业得以不断发展。针对这一目的,论文以安徽某医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BIM技术与绿色建筑及消防疏散软件的联合的具体应用,课题的研究结论对同类型的高层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及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建筑物舒适度通常是通过对建筑环境进行模拟、评价、分析然后做出判断。结合BIM模型,利用绿色建筑系列软件对建筑的室外风、室外声、室内风、天然采光、背景噪声、构建隔声进行模拟分析并根据最新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各项进行评分与改进。最终通过未达标项对模型进行修改,以满足控制项与评分项要求,提高评分从而提高建筑舒适度等级。结果表明,行政办公楼的室内风速超出人体舒适范围,应关闭部分窗或调小窗的开启面积,对于局部无风区域,建议开启相邻办公室的门;行政办公楼室内自然采光外区照明良好且无眩光,内区采光不达标,只能通过照明设备进行采光;除此以外,其余项均得分。高层建筑普遍存在逃生线路长,火灾严重性大的安全问题。为了缩短高层建筑在消防疏散中的疏散时间,降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的事故严重程度,本文利用疏散软件pathfinder研究了在高层建筑中使用电梯/楼梯协同疏散的可行性并提供了三种逃生策略。结果表明:建议对于高层建筑电梯可以作为协同疏散的辅助工具,增加一部电梯比单纯增加电梯最大运行速度要更加有效;设置每层电梯都使用总人数的固定比例进行向下疏散,此时楼梯资源不易被充分利用;当设置n层及n层以上每层总人数的不同比例使用电梯进行向下疏散,存在最佳疏散楼层N11及最佳疏散比例20%,最后一个通过电梯疏散完毕与最后一个通过楼梯疏散完毕的人员仅相差2.7s,此方法可以为相关高层建筑火灾疏散策略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说明了电梯疏散的教育和培训很重要,在高层建筑中合理使用电梯进行疏散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总疏散时长。图[61]表[41]参[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