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是我们日常交际中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难点之一。汉语中最常用的否定副词“不”“没”“别”虽然都表示否定含义,但是在具体用法上却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泰语中,最常用的否定词是(?)[mai]和表示禁止的(?)[ya:],尤以(?)[mai]的适用范围最广。虽然,(?)[mai]和汉语否定副词一样位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但在不同的时间、语气、主客观条件下的用法,却不能和“不”“没”“别”完全等同。这种(?)[mai]和汉语三个否定词对应的状况,极容易使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否定副词时发生误代偏误。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汉语否定副词“不”“没”“别”和泰语否定词(?)[mai]和(?)[ya:]等,对其各自的用法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汉语否定副词的习得情况。调查发现,泰国学生在习得否定副词“不”“没”“别”时,以误代偏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出“不”和“没”的误代、“不”和“别”的误代,以及“没”和“别”的误代三种类型,其中“不”和“没”的错误率最高。导致这三种误代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母语知识的负迁移。汉泰否定词语法结构相似,表意不尽相同,容易产生偏误。2、汉语本体的复杂性。汉语否定副词“不”“没”“别”自身的用法多种多样,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3、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中国教师流动性大、本土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学校教材紧缺、教材编排不合理、学生自觉性较差等因素也是导致偏误产生的重要原因。想要减少这些偏误,首先应当从“教”和“学”两方面减少学生对于两种语言的比附;其次,教师应当注意区分教学的阶段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运用对应的教学方法;第三,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学校方面也应加强对汉语教学的重视,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通过对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否定副词的偏误类型、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偏误产生的策略,希望能对面向泰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中泰语言、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