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是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概念,并随着各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以及公民社会的成熟而逐渐发展和完善,公民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也随之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起。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民主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公民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各种理论研究深入持久进行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构架和思想主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同时提出“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使学生成为公民”的重要使命。但当下,本应承担公民教育责任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并未能真正担负此项职责。有学者指出:大学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并增强其实效性日益成为教育决策者、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任务。对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进行研究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客观需要。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的要求,对“公民”、“公民教育”、“大学生公民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厘定。国内外关于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可谓流派众多、成果丰硕,构成了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支撑。本研究从庞杂的思想体系中,选取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品德理论、卢梭的自然主义公民教育思想、杜威公民教育思想中的民主主义理念、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公民道德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其理论和思想置于自由主义思想、共和主义思想、社群主义思想三个流派中总结其特点。国内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基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视阂下而展开的,其内容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公民教育内容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研究三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公民教育经历了探索阶段、规范阶段、新兴阶段,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公民教育概念的认识误区,教育目标不够明晰,教育体系尚未建立,教育内容尚未形成课程体系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社会心理的消极影响、全球化引发的挑战和困境、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负性效应。检验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需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基于实证研究的基础,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可以由适应性标准、稳定性标准与效率性标准这三个标准来衡量,并由此分析这三个标准的表现形式,找出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的缺陷所在。当前,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科课程中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比重不均匀,社会科课程教科书中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比例不协调,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等。由此带来的是大学生独立人格意识缺失、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不对称、共同体意识弱化、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失等问题。如何解决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需要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下,对世界上公民教育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公民教育理论来看,义务论、权利论、道德中心论的公民教育观都具有不同的公民教育目标;与国外公民教育发达和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及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比较研究给了我们有益启示,即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要有专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渗透相结合的公民教育课程设计、要强调通过隐性教学方法实施公民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要实现全社会的协调互动。提高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首先需要确定科学的目标。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成为具有公民意识、掌握公民知识、具备公民能力、符合国家和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其次需要充实教育内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政体国体为核心的法制教育,包括政治知识教育、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教育、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法律观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教育,具体包括自律、宽容、诚信、责任等品格的形成和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义利观、家庭美德等内容的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包括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最后需要提升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的具体策略,要将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众传媒教育形成矢力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