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铝的测定及食源铝污染的初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研究是当前的重大热门课题。铝是地壳丰度最大的金属元素,铝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工业通常认为铝对人体无害,将含铝化合物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等;另外,医药行业用铝化合物制作各种片剂和胶囊,利用铝离子的两性作抗胃酸药。随着人们对铝的研究逐渐深入,对铝的生物毒性的揭示,铝与人体健康的关心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食源性铝及其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WHO/FAO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加以控制,提出人体铝的暂定摄入量为7mg/KgB-W,我国也于1994年提出了面制食品中铝的限量卫生标准(≤100mg/Kg)。尽管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铝不是导致许多铝病的主要原因,但长期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物会使铝在人体蓄积,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必要对食品中的铝含量进行定量研究,应用于微量铝定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石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验条件的限制,仪器普及的程度以及实验的难易度、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检出限、重现性等。本文主要对铝定量应用较多的铬天青S比色法和铝试剂法进行比较研究,从而选择一种方法对重庆市售食品铝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该方法的相关实验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对样品消解体系进行了优化,国际上测定首选方法是样品先经HNO3—H2SO4—HCIO4消解,GB 15202-2003《面制食品中铝限量卫生标准》中铝的检测方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即采用上述消解体系。本实验采用不加HCIO4而加入H2O2的消解方法,结果表明,选用HNO3—H2SO4—H2O2作为消化体系,能取得同等效果,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另外,对报道较少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和消除进行定量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效果。应用铬天青S比色法,对重庆市售食品进行铝污染评估。随机抽取市售食品136件进行定量分析,依据GB15202-2003《面制食品中铝限量卫生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样品包括方便面、饼干、面包、油条、瓜子、茶叶和茶饮料等一系列食品。检测结果表明,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几乎全部是面制品,尤其是油条和麻花等油炸类食品铝含量严重超标;另外,铝含量超标较严重的是一些省份和地区的茶叶。铝的毒效应往往不是由总铝浓度引起,而是与其具体的形态密切相关,因此测定铝在食物中的形态,对探讨铝的毒理学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毒性的角度来看,不稳定的自由铝和单核羟基铝毒性最大,铝与氟形成的配合物次之,铝与有机物形成的配合物则无毒,分析食物中的铝形态,特别是有毒的无机单核铝形态,比单纯测定总铝更有意义。应用荧光光度法对部分样品中的铝进行形态分析,从而考察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无机单核铝的含量。本文建议应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减少我国居民的铝摄入量。首先,利用直接面向社会的宣传方式,使公众和食品从业人员了解认识铝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自觉抵制和主动改进受污染食品。其次,建议在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时,对能够造成二次污染的品种从严甚至禁止使用。如油条中禁止使用明矾类、馒头面包禁止使用化学膨发类添加剂,因为这类添加剂在使产品达到感官要求时,铝残留量往往就已经超标了。最后,应当加强铝污染的监管力度,虽然国家已经颁布铝限量标准,可对该项目的监测力度与其存在问题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相关部门应当把铝列为常规监督检测项目,以便随时了解并处理铝超标事件。
其他文献
小产权房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关注是在房价高涨、政府调控不力、住房保障措施不到位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来看,集体土地使用权只能由农村集体成员享有,但由于立
胡麻中超长链脂肪酸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它参与种子甘油酯、生物膜膜脂及鞘脂的合成,并为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提供前体物质。超长链脂肪酸的合成由脂肪酰-CoA延长酶催化,其合
通过对 2 39份水稻精米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稻米中铅含量在 0 .0 2~ 1 4 .2 6 mg/kg之间 ,镉含量在 0 .0 1~ 1 .98mg/kg之间 ,砷含量在 0 .0 8~ 4 9.1 4 μg/kg之间
《诗经》时代,用诗歌批评政治似乎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甚至得到统治者的默许与鼓励。在"周道大坏"的西周中后期,怨刺诗纷起。一些诗中直言其目的为规谏,这种表现方式直接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在当今时代传播蔓延开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出
近年来,黑龙江省孙吴县检察院按照上级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以员额检察官执法办案为重点,通过学习培训、流程监控、建立执法档案、案件评查等方式,强化司法责任意识,规范执法办案行为,有效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扎实落地。  开展统一业务系统应用培训。为准确、熟练使用统一业务系统,该院重点对员额检察官和各业务部门检察辅助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明确各业务部门有关数据等内容填录标准,以及办案人经常忽略的非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