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乡村如何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因地制宜的长效发展机制,以提升乡村建设与发展速度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选取中部地区抚州市乡村为研究区域,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抚州市的区域实际,先后走访了抚州市广昌县、南丰县等11个县区19个乡村,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职业和群体,调查样本数量超过2000份,掌握了抚州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采取主成分分析、空间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抚州市乡村经济的空间差异特征,探讨乡村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发展案例进行剖析与解读。研究表明:(1)空间差异格局:抚州市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以县域为单位划分为五个经济区:临川区经济圈、南丰县经济圈、资溪县经济圈,乐安县落后区和广昌县落后区。(2)空间分异规律: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在东西方向上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在南北方向上自北向南呈递减趋势。(3)空间自相关分析:乡村经济发展的热点区集中分布在临川区和南丰县乡村地区,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乐安县和广昌县乡村地区。(4)成因分析:区位差异、与中心城区距离、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策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素质等都对抚州市乡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沿着206国道的南城县、南丰县、金溪县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乐安、广昌等乡村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乡镇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技术、人力和财力得以支持,制约乡村经济的发展。(5)案例分析:罗家渡村的劳务经济、下洲村的蜜桔产业、大觉山的旅游业都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说明加快推动“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农业发展局面能给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质的提升。流坑村和姚西村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统一品牌,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