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常以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见淋巴结、软组织、外周血、骨髓、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等侵犯。BPDCN具有较高的侵袭性,进展快,其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病理学结果,又因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缺少特异性,必须结合全面的免疫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相似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方可诊断。所以诊断较难,易误诊。目前,尚无BPDCN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多采用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在疾病的初期,化疗可以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但多数患者很快复发。有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CT)疗效较好,其治疗价值仍在探究中。该病预后较差。目的:分析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病理学特点,为该病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进一步临床依据。方法:分析2例明确诊断为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病理学结果,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结果:临床表现:常见皮肤受累,多为青紫色丘疹、结节,可孤立或多发,偶有瘙痒、疼痛,还可见淋巴结、外周血及骨髓浸润。病理学表现:表皮未见浸润,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可见弥漫的母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该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一致,胞质稀少,细胞核大,卵圆形或不规则,表皮与真皮之间可见明显的无细胞浸润带(Grens带),未见血管浸润及坏死。免疫病理学表现:CD4、CD56、CD123、CD31、CD43常表达,CD3、CD20、CD34、CD117、MPO、EBER均阴性。治疗及预后: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该病进展较快,病情进行性恶化,疾病初期,化疗有效,但易复发,预后差。结论: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皮疹多为青紫色丘疹、结节,偶有瘙痒、疼痛。多伴有淋巴结、骨髓及外周血受累。病理学表现为表皮几乎无浸润,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可见弥漫的形态一致的母细胞样细胞浸润,该细胞中等大小,核大,不规则,可见Grens带,无血管浸润及坏死。免疫病理学染色结果在诊断BPDCN时尤为重要。主要表现为CD4(+)、CD31(+)、CD56(+)、 CD123(+)、 CD3(-)、 CD20(-)、 CD117(-)、 MPO(-)、EBER(-)。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内涵与工业文明不同的社会功能目标系统和社会生产力结构系统、社会治
为了应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的高清洁燃料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天然气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气体燃料之一,其辛烷值高、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排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原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8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29例。常规护理组在围手术期给予
本文阐述了胡锦涛“8.31”讲话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揭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树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更加尊师重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研究背景胃肠道淋巴瘤是消化系统肿瘤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它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在既往的检查中容易被误诊、漏诊。而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分期决定着临床治疗
自从决策者-建议者系统(JAS)在1995年被Sniezek提出后,关于建议采纳的研究就在决策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建议采纳是指决策者通过参考他人的意见最终形成决策的过程。决策者的建
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都处于晚期,所以治愈率也很低。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结直肠癌
红外成像技术日趋成熟,使得机载跟踪瞄准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由于机载跟踪瞄准系统在跟踪过程中相对载体的转动,造成图像旋转,不稳定,所以针对机载CCD图像进行实时消旋是十
一、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期的涵义教师职业生涯指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成就、职业、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与其变化相对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在这一历
目的:1)掌握柴窝堡湖近几年工业、民用、农业等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2)针对重要污染物为柴窝堡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收集整理20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