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00年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近20年的改革历程中,育人目标顺应时代而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基于素质教育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议题。发展核心素养旨在培养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的落实依托于学科教学,各个学科掀起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对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物理学科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基础教育工作的反思。本论文主要研究高中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和培养策略。从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角度叙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明确了素养、科学素养、核心素养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阐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发展历程。运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要求,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对笔者所在的南充市内及市区周边四所中学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高中学生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的素养较高,但大部分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面还很欠缺,需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进一步发展。在实际调查基础上,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在培养物理核心素养遵循的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建构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五个原则指导下,提出了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1)融入物理学史,感知物理知识形成过程;(2)注重探究过程,建立正确物理观念;(3)理论用于实践,强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1)建立抽象模型,引导学生思考;(2)选取趣味素材,引起思维主动;(3)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敏捷思维。科学探究的培养策略:(1)联系真实生活,激发探究兴趣;(2)创设探究情境,营造探究氛围;(3)注重学生实践,强化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策略:(1)教师“以身作则”;(2)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教育,提高责任意识。作为应用,本文设计了《圆周运动实例分析》一节的课堂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