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一年一次静脉输注唑唻膦酸能否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缓解骨痛,降低椎体及非椎体部位骨折的风险。  方法:选择100例已绝经1~20年,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已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妇女,随即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63.55±2.66)岁,和对照组平均年龄(62.47±3.35)岁,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钙尔奇 D(含VitD3+钙500mg),一日一片,其观察组在开始治疗时给予唑唻膦酸(100ml:5mg)静脉注射,在此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用药12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BMD改变、骨痛症状评分以及新发骨折的情况。  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研究组骨痛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骨痛缓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BMD平均增长0.034±0.007,平均增长率5.37%,对照组平均增长0.014±0.006,平均增长率0.91%,两者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新发骨折,对照组3例,其中1例为右侧桡骨远端骨折,1例为左侧股骨颈骨折,1例为左侧股骨干骨折。两组患者治疗的前后肝功能、心电图以及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流感样症状(关节痛、发热、骨痛及肌痛)15例,上腹饱胀疼痛不适,肌肉痉挛、恶心呕吐3例,患者均能耐受。对照组有5例出现便秘,8例出现发热、关节痛。  结论:一年一次静脉输注唑唻膦酸(100ml:5mg)可显著提高绝经后妇女的BMD、降低椎体及其他部位骨折的风险以及缓解骨痛,是一种高效、安全以及经济的骨质疏松治疗方法,而且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和环氧化酶-2(COX-2)在基底动脉表达的影响。  方法: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兔3